古詩《黃遵憲·夜起》原文賞析
千聲檐鐵百淋鈴,雨橫風狂暫一停。正望雄雞天下白,又驚鵝擊海東青。沉陰曀曀何多日,殘月暉暉尚幾星。斗室蒼茫吾獨立,萬家酣夢幾人醒?
黃遵憲是清末維新派的重要人物之一,戊戌變法失敗后,受到清王朝迫害,放歸廣東嘉應 (作者家鄉,即今梅州市)。但作者關懷國事的一腔熱血仍在沸騰,時時表現出對每況愈下的時局的深深憂慮。這首七律《夜起》,作于放歸之后的光緒二十七年 (1901),集中表現了這一時期作者的思想感情。
題目 《夜起》,說明詩人睡而又起,夜不成寐,兩字中已經包含著滿腹心事,透露出憂憤和悲涼。前四句圍繞題目,用婉轉曲折的筆法,寫夜起的原因。“千聲檐鐵百淋鈴,雨橫風狂暫一停。”作者在狂風驟雨之夜,只聽見“檐鐵” (即檐馬,用金屬制成,懸掛在屋檐下,風吹時撞擊發聲)不停地傳來“呤呤”的響聲,就像一曲曲悲哀的《雨淋鈴曲》,使人心中頓生凄涼之情。“淋鈴”,即指《雨淋鈴曲》,據《太真外傳》,相傳唐玄宗入蜀,雨中于棧道聞鈴聲,因采其聲為此曲,以悼念楊貴妃,這里是借喻檐鐵的聲音; 同時,“淋鈴”也是檐馬相擊時“呤呤”的諧音。“千”、“百”,極言聲音之多且久,襯托出風雨的猛烈。作者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成眠,也不知過了多久,在焦急的期待中,風雨終于暫時停息了下來。這兩句,情緒從緊張趨向松弛,到“暫一停”,詩意也稍微一縱。“正望雄雞天下白,又驚鵝擊海東青。”這兩句的詩意卻又正好相反,從稍稍松弛后,立刻又趨向緊張。作者在漫漫長夜中,愁苦難言,多么期望雄雞快些高唱,東方早點發白啊! (詩本李賀《致酒行》中“雄雞一唱天下白”句) “正望”二字,表現出焦灼等待、熱切盼望的心情。但是,下句卻又猛然一轉,“又驚鵝擊海東青”,從表面意思看,是鵝在撲擊“海東青”這種雕,使作者稍稍平息下來的心情,又重新驚動起來。其實,詩意并非如此,而是另有所指。作者在句下有自注:“元楊允孚《灤東雜詠》:‘新腔翻得涼州曲,彈出天鵝避海青。’自注曰:‘海東擊天鵝,新聲也。海東青者,出于女真,遼極重之。’”海東青是雕的一種,產于遼東,這里是借指我國東北領土。鵝與俄諧音,指帝俄。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侵略我國,沙俄在參加八國聯軍的同時,七月又借口保護中東鐵路的修筑,調兵分六路侵入我東北,先后攻占哈爾濱、吉林、奉天等地,十月東北三省全部被沙俄侵占。原來,這句是說作者在風雨之中想起帝俄出兵侵占我國東北廣大領土,這種喪權辱國的重大事件,真叫人震驚,心情怎能平息得下去呢?在前四句中,“又驚”句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點出了詩歌的真正含義。聯系前三句來看,檐鐵聲聲、“雨橫風狂”顯然是指清末風雨飄搖的政治局勢,以及作者自己的憂慮情懷,而“正望”句,這顯然是希望時局盡快好轉,作者的滿腔憂國之心,在詩中得到了極為形象真切、含蓄深沉的表現。四句起伏變化,一氣旋轉,讀來有一種江河奔流之勢,在渾灝汪洋的氣勢中,有一種悲痛蒼涼的情緒,分明感受到作者心潮的翻卷。
想到這些痛心的事情,加上滿天風雨的呼號,作者的心情格外傷痛,他當然是睡不著的,只好起床徘徊躑躅了。
后四句即寫夜起所見,進一步寫出時局的危殆,表現自己的孤獨的憂憤。“沉陰曀曀何多日,殘月暉暉尚幾星。”前一句合用《詩經·邶風·終風》“曀曀(音yi,云氣陰沉)其陰”和《詩經·邶風·旄丘》“何多日也”句意,是說在風雨暫停之后,室外尚彌漫水氣,天氣陰沉得可怕,用以比喻當前時局的暗淡,當然,其中也折射出作者自己陰郁的心情。后一句寫空中逐漸轉晴,出現了“暉暉”(音hui,明亮)月兒,然而卻是一鉤殘月,點綴在它周圍的只有幾顆稀疏的星星。從“殘”字中,我們可以想見國家的殘破,時局的艱危,其中仍含有比喻的作用。最后,詩意在經過多層次的曲折變化后,作者終于直接寫到了自己,抒情主人公出現在讀者面前:“斗室蒼茫吾獨立,萬家酣夢幾人醒(讀平聲,xing)?”狹小的屋子里(即“斗室”),作者獨自站立著,眼前是一片迷茫的夜色,什么也看不清楚;此時,周圍是死一般的沉寂,人們都還在夢中酣睡,有幾個人在像我這樣的醒著呢?這收尾一聯,把作者的孤憤情懷推向了頂點。想到四郊多壘,國家被人瓜分宰割,已經叫人痛心的了,然而更加令人痛心的是,對于這種危險的局勢,對于國家的可悲的前途,卻很少有人清醒地認識到,更難有人采取拯救的措施了,這怎不叫人焦急、痛心和憂慮呢?最后一句以問句作結,流露出詩人不能自抑的熾熱的感情,表現出作者希望大聲疾呼,振聾發聵,以喚起國民,為恢復祖國的領土、為國家的振興而奮斗的可貴精神。一腔愛國情思,自始至終激蕩在詩行中,令人感動不已。
在寫作上,這首詩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把眼前的自然景色與國家的政治局勢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來暗示出國家的形勢,兩者結合得十分巧妙、自然。寫夜間風雨陰晴的變化,針線細密,有條不紊。開始是風雨大作,接著是“暫一停”,然后是“沉陰曀曀”,最后才是“殘月暉暉尚幾星”,夜中情形,先后次序,交待得清清楚楚,扣緊了題目 《夜起》,其中也隱含著作者心潮的起伏變化。而這一切景色,又無一不與國家的局勢緊密相關,作者通過諧音雙關 (“鵝”諧 “俄”)和借代 (“海東青”代指東北),把兩者的關系自然打通,一支筆直書而下,而在意義上亦此亦彼,密不可分,全詩達到了高度的情景交融,把拳拳的愛國之心和憂時憂國之念,表現得極為動人而又深刻。
上一篇:古詩《黃景仁·圈虎行》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沈德潛·天都峰》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