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云山遠(yuǎn),東風(fēng)道路長1。人心勝潮水,相送過潯陽。
【校記】
1.風(fēng),《全唐詩》一作“南”。
【箋釋】
[王司直] 不詳。《全唐詩》卷二四九注:一作劉長卿詩。
[西塞] 西塞山,在今湖北省大冶縣東,是長江中流要塞之一。《水經(jīng)注·江水》:“江之右岸有黃石山,水徑其北,即黃石磯也,一名石茨圻,有西陵縣,縣北則三洲也。山連延江側(cè),東山偏高,謂之西塞,東對黃公九磯,所謂九圻者也。于行小難,兩山之間為闕塞。”
[潯陽] 見本書卷五皇甫冉《送李錄事赴饒州》注。
【輯評】
王堯衢《古唐詩合解箋注》卷四:“西塞云山遠(yuǎn)”,《荊州記》:荊門虎牙,楚之西塞。司直自吳入楚,必經(jīng)西塞也。“東風(fēng)道路長”,時值春,則從東風(fēng)中行,而不覺道路之長也。“人心勝潮水,相送過潯陽”,潮至潯陽而回,不復(fù)過小孤山下,今送君之心,與君俱遠(yuǎn),是人心勝于潮水也。借潮水以形人心之勝,有波瀾。
《唐詩合選詳解》卷三:司直自吳入楚,必經(jīng)西塞而從東風(fēng)。我之送君,必與俱逝,是勝于潮水也。
《詩境淺說》續(xù)編:江潮西上,至潯陽而止,故詩言潮有終止之地,而離心一片,飛逐征帆,比江潮更遠(yuǎn)。顧況詩云:“近得麻姑書信否?潯陽江上不通潮。”近人柳枝詩云:“多少愁心上樓角,江潮同至不同消。”皆以潮喻情懷,各有思致,而“愁心樓角”句,尤耐微吟也。
上一篇:《秋 思》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傷陸處士》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