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詩詞鑒賞《賈祠聯(lián)額三副》賈氏宗祠(匾額)
賈氏宗祠(匾額)
肝腦涂地,兆姓賴保育之恩;
功名貫天,百代仰蒸嘗之盛。
星輝輔弼(匾額)
勛業(yè)有光昭日月,
功名無間及兒孫。
慎終追遠(匾額)
已后兒孫承福德,
至今黎庶念榮寧。
這三副對聯(lián)和三塊匾額,是《紅樓夢》第五十三回“寧國府除夕祭宗祠,榮國府元宵開夜宴”中通過寫榮寧二府除夕的祭祖活動,向讀者展示出來的。它們分別被懸掛在賈氏宗祠的大門、抱廈、正殿之上。
宗祠,亦稱祠堂、家廟、宗廟,其創(chuàng)建與設置,可追溯到殷周時代。它是舊時宗族之內(nèi)祭祀共同祖先的場所。祭祀祖先乃是統(tǒng)治者用來維護宗法制度的一種重要手段,宗法制度是封建制度賴以存在的基礎。宗祠產(chǎn)生之初,其擁有范圍尚局限于天子、諸侯、卿大夫家族之內(nèi)。所謂“國家大事,在戎與祀”便說明了宗祠與祭祀的重要性。迨后儒家興起,對此更大力提倡(如《周禮》、《孝經(jīng)》諸書),遂使公卿士庶,盡有宗祠。至封建社會后期,宗祠之設更盛。賈氏宗祠在寧國府西邊一個院里。小說是現(xiàn)實的折光反映,象《紅樓夢》中賈家這樣的豪門世家,其宗祠便格外氣派、莊嚴。上面所引的那三副對聯(lián)與匾額,就從一個方面反映、烘襯了這種特有的“莊嚴”氣氛。
先看第一副聯(lián)額。“賈氏宗祠”的匾額高懸于五間大門之上,無疑是在向人們表明:這里是赫赫有名的賈氏家族的祭祖場所,是維系賈家一脈血緣的崇高之地,必須對此肅然起敬。它與所配的長聯(lián)共同造成一種神圣、肅穆的氛圍。上聯(lián)的“肝腦涂地”四字,說明了賈氏先祖對皇帝的忠心耿耿,死心塌地。“兆姓賴保育之恩”,化用了儒家經(jīng)典《孝經(jīng)》中的一句: “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天子章第二》)下聯(lián)的“功名貫天”四字,是為賈氏祖先歌功頌德。“蒸嘗”也是用了一個典故,《爾雅·釋天》曰:“秋祭曰嘗,冬祭曰蒸。”全聯(lián)的意思是:寧榮二公對皇帝死心塌地地效忠,天下百姓都依賴他們保護養(yǎng)育的恩德;賈氏先祖功名滿天下,讓人們千秋萬代都仰慕其祭祀的壯盛。
再看第二副聯(lián)額。“星輝輔弼”匾額中的“輔弼”二字,出自儒家經(jīng)典《尚書·大傳》:“古者天子必有四鄰:……左曰輔,右曰弼。”意為天子的股肱大臣。這個匾額的意思是:寧榮二公就象天上的星辰輝耀,拱衛(wèi)北極一樣,輔佐著人間帝王。這仍是對賈氏先祖的褒獎之詞。所配對聯(lián)的意思為:寧榮二公的功勛業(yè)績使日月增光,其赫赫美名、綿綿恩澤永不間斷,沾及后世子孫。
最后看第三副聯(lián)額。匾額上所題的“慎終追遠”四字,出自《論語·學而》:“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對此,后世儒家多加以強調(diào),例如南宋理學家朱熹著《家禮》,就申述“謹終追遠之心”。“慎終追遠”的意思是:父母亡故必須謹慎從事,居喪盡禮;對祖先應該時刻不忘,誠敬地祭祀。所配對聯(lián)的含義為:賈氏子孫都蒙受著先祖的福澤恩德,老百姓至今還懷念著寧榮二公。
這三副對聯(lián)與匾額,出自“衍圣公”與“先皇”之手,應該說是有深意在其中的。第一副,小說中說是“衍圣公孔繼宗書”。衍圣公,是封建統(tǒng)治階級為尊孔而給孔子后裔所加的封號。孔繼宗之名,當為作者所虛擬。歷代統(tǒng)治者都強調(diào)“孝”。對父母孝,則會對帝王忠。“孝”表現(xiàn)在對祖先的態(tài)度上,則是虔誠地祭祀。身修家齊然后才能國治,才能有效地維護封建統(tǒng)治。《孝經(jīng)》中所謂“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孝治章第八》),正是這個意思。另外,《孝經(jīng)》中還強調(diào):“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紀孝行章第十》)。“宗廟致敬,不忘親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廟致敬,鬼神著矣”(《感應章第十六》)。“子曰:孝子之喪親也,……為之宗廟,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時思之”(《喪親章第十八》)。這都是要求對父母、祖先要“孝”,要“敬”。《紅樓夢》第五十三回,在寫賈府舉行除夕祭祀之先,也寫到了皇帝對這種祭祀活動的支持。禮部設祠祭司,專管皇家與臣民的祭祀之事。賈蓉按例去領“春祭的恩賞”,黃布口袋上便赫然印著“皇恩永錫”的字樣。雖然只領來若干兩銀子,也竟致于使賈珍不無得意地說:“……這幾兩銀子……多少是皇上天恩。……上領皇上的恩,下則是托祖宗的福。……又體面,又是沾恩錫福的。……真正皇恩浩大,想的周到。”(見第五十三回)就連榮寧二祖的遺像,也是“披蟒腰玉”,生榮死哀。最高統(tǒng)治者的目的,無非是要賈氏子孫繼承祖德,象當年榮寧二公“肝腦涂地”地效忠先皇帝那樣盡忠于自己。賈氏宗祠正殿之內(nèi),布置得莊嚴肅穆:“里面香燭輝煌,錦幛繡幕,……列著神主……。”“影前錦幔高掛,彩屏張護,香燭輝煌。”(見第五十三回)除夕祭祖,賈府人等皆著朝服,按“左昭右穆,南東女西”的次序排列好,或主祭,或陪祭,或獻爵,或獻帛,或捧香,皆有定員。其氣氛之肅穆,場面之排場,次序之井然,氣象之莊嚴,洵非他族可比。
但是,那些聯(lián)額的引經(jīng)據(jù)典、諄諄垂訓、良苦用心以及祠堂與祭祀儀式的莊嚴神圣、肅穆威嚴,并不能掩蓋賈府內(nèi)部的勾心斗角、爾虞我詐,更阻止不住一批不孝子孫的胡作非為。在這冠冕堂皇的禮教幃幕后面,卻是一群“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的“烏眼雞”。他們逐權(quán)奪利、爭風吃醋,何曾把皇帝嘉勉、祖宗遺德記在心頭?等而下之的,則吃喝嫖賭,眠花宿柳,扒灰養(yǎng)漢,荒淫無恥。而賈寶玉這位榮國公的嫡系曾孫,則是這個封建世家的叛逆者。他厭惡仕途經(jīng)濟,怕讀四書八股文章,在封建家長賈政等人看來,他“行為偏僻性乘張”,乃是“古今不肖無雙”,“于國于家無望”(見第三回《西江月·嘲賈寶玉二首》)。他與林黛玉心心相印,情趣相投,成為這個門第森嚴的大家族的叛逆者。另外,第三副對聯(lián)中的一句“至今黎庶念榮寧”,更是裝點門面的虛浮之詞。其實,榮寧二公盡管“功名貫天”,但與百姓何干?賈府祭祖前夕,黑山莊的莊頭烏進孝以災荒之年來繳租,賈珍卻嫌少,皺眉說:“我算定了你至少也有五千兩銀子來,這夠作什么的!”(見第五十三回)老百姓是死是活,他們?nèi)徊还堋R虼耍枋欢ú粫澳顦s寧”,而應是“咒榮寧”。所有這些,都是對上述三副聯(lián)額的一個絕妙嘲諷。
這三副聯(lián)額是寧國府除夕祭宗祠時,從新到賈府的薛寶琴眼里看到的。她也細細留神,打量這宗祠,卻未作任何評論,不發(fā)任何感慨。這冷眼旁觀的態(tài)度,頗含深意。試看,聯(lián)額文辭莊重,將封建說教的內(nèi)容融納于對仗工整的聯(lián)對形式中,顯得多么雍容典雅。但是,它和賈府在一派盛況中開始顯露的衰勢相映襯,卻又十分引人注目,發(fā)人深思;作為此后賈府逐漸衰敗,子孫星散的反襯,其嘲諷意味,不言而喻。曹雪芹沒有讓薛寶琴說話,其用心或即在此。作者高超的藝術(shù)匠心與技巧,于此亦可見一斑。
上一篇:《賈探春房內(nèi)對聯(lián)》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賞海棠花妖詩三首》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