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龍(鯉從龍)》|出典|釋義|例句
【出典】唐·李肇《國史補》卷下:“舊言春水時至,魚登龍門,有化龍者。今邠晉山穴間龍蛻骨角甚多,人采以為藥,有五色者。”又,《太平御覽》九三引辛氏《三秦記》:“河津,一名龍門,水險不通,魚鱉之屬莫能上,江海大魚薄集龍門下數千,不得上,上則為龍也。”
【釋義】魚比喻凡俗之輩,龍比喻杰出的人物。
【例句】①時間難辨魚龍輩,只到禹門三月里,龍,也認得,魚,也認得。(陳草庵〔中呂·山坡羊〕)是說平時分不清魚和龍,到三月龍門春水至時,才能分出高下。②鯤化鵬飛未必,鯉從龍去安知。(周德清〔雙調·沉醉東風〕《有所感》)“鯉從龍”是說鯉魚跳過龍門即化為龍。比喻人們想爭取更好的前程。而在這一小令中,作者卻認為人的前途很難預料,“化龍”未必就好。③您端的似鯤鵬得志秋云長,您端的似魚龍變化春雷響。(關漢卿雜劇《狀元堂陳母教子》第一折〔油葫蘆〕)“魚龍”比喻兒子中了狀元,跳過龍門。此二句用二典,對仗工整,用典恰切。④風云太平日,正驊騮欲騁,魚龍將化。(高明南戲《琵琶記》第二出《高堂稱壽》〔瑞鶴仙〕)謂正值太平日,有才能的人正欲施展才能青云直上。“魚龍將化”喻春闈日將近。⑤魚龍皆變化,一躍盡朝天。(柯丹邱南戲《荊釵記》第十七出《春科》)將科場比作龍門,文章好,魚變龍。
上一篇:元曲典故《魚雁》|出典|釋義|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鴛鴦被》|出典|釋義|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