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水仙子]詠雪(喬吉)》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冷無香柳絮撲將來,凍成片梨花拂不開。大灰泥漫了三千界,銀棱了東大海。探梅的心噤難捱,面甕兒里袁安舍,鹽堆兒里黨尉宅,粉缸兒里舞榭歌臺。
見《喬夢符小令》。歷代詠物之作多借物抒懷或托物言志,這首詠雪小令雖無所寄托,但卻體物入微、巧言切狀,另有一番意趣。首二句寫雪勢。“柳絮”、“梨花”均比喻雪花,此系前人常用手法,并不新鮮,值得注意的倒是“柳絮”前狀以“冷無香”、“梨花”前冠以“凍成片”,前者于繪雪之形的同時更傳其神,后者則緊扣“冷”字進一步烘染,從而在運用傳統手法時收別開生面之藝術效果。“撲將來”且“拂不開”,極其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雪勢的猛烈。次二句描寫雪后的景象。積雪皚皚,像大片白灰泥,漫遍了大千世界,甚至連大海也仿佛披上了銀妝,宇宙間“惟余莽莽”。尤其是“銀棱了東大海”一句,不僅回應了“拂不開”,而且自出機杼,新人耳目。后四句描寫雪中各種人物的不同情狀:踏雪尋梅者雖雅興堪嘉,畢竟不勝其寒。貧如袁安者只能困守以破甕口為窗戶的廬舍,《后漢書》袁安傳,李賢注引《汝南先賢傳》說,大雪時,袁安認為“大雪人皆餓,不宜于人。”仍高臥家中。富如黨進者雖也被“鹽堆”似的大雪封住門戶,卻不妨礙他們飲酒取樂,安排筵席歌舞。舞榭歌臺,這幾種人物的排列,在不著意之中勾勒出社會的情態,于隨意之處溢出好惡之感,其主旨不言自明。作品在藝術上的最大特色是設喻精當、造語新奇,既不失散曲“俚趣”之本色,又不失貼切形象,從而寫出了雪景的萬千意態。
上一篇:《[雙調·水仙子]詠竹(馬謙齋)》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下一篇:《[雙調·水仙子]多景樓(張可久)》原文|翻譯|賞析|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