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頑石幻相(第八回)
【原文】
女媧煉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①。
失去幽靈真境界,幻來新就臭皮囊。
好知運敗金無彩②,堪嘆時乖玉不光③。
白骨如山忘姓氏,無非公子與紅妝④。
【注解】
①荒唐:指荒唐的人世間。大荒:指代大荒山青埂峰石頭的故事。又有荒唐、無邊際的意思。這里兼用二義。
②好知:須知。
③堪嘆:可嘆。時乖:與“運敗”同義。
④紅妝:指美女。
【背景】
寶釵因笑說道:“成日家說你的這塊玉,究竟未曾細細地賞鑒過,我今兒倒要瞧瞧?!闭f著便挪近前來。寶玉亦湊過去,便從項上摘下來,遞在寶釵手內。寶釵托在掌上,只見大如雀卵,燦若明霞,瑩潤如酥,五色花紋纏護。
看官們須知道,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塊頑石幻相。
【賞析】
作者通過薛寶釵賞鑒賈寶玉的通靈玉的情節,點出通靈玉只不過是大荒山青埂峰下頑石的幻相,接著假托“后人有詩”嘲之。
女媧補天丟棄不用的那塊石頭,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入人世,變成了通靈寶玉,同時又是賈寶玉其人。這是作者憑空虛擬的帶有神秘色彩的故事,“女媧煉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女媧煉石之事本已荒唐,現在又向荒唐的人間敷演出這一石頭的荒唐故事,所以說它荒唐而又荒唐。石頭由自由自在的神物,變成一個被人百口誚謗的“臭皮囊”,表面上是對人生意義的否定,其實是作者在抒發他對人生社會幻滅后的憤激情緒。
“失去幽靈真境界,幻來新就臭皮囊”,意思是說:這塊補天神石,沒求修煉真境界,卻來到凡間,落在一身“臭皮囊”,正是借佛家語嘲其幻相。佛教厭惡人的肉體,以為它只是貯存涕、痰、糞、溺等污物的軀殼,所以稱為“臭皮囊”。
“好知運敗金無彩,堪嘆時乖玉不光”,是暗示寶釵、寶玉夫婦命運蹇澀,將由花柳繁花的頂峰,跌入貧困凄涼的底層?!熬覆乇尽迸唬骸胺侣?。又夾入寶釵,不是虛圖對的工。”可知原稿后半部有其“運敗”時“無彩”的情節,但難知其詳。續書寫寶釵的冷落是因為寶玉瘋癲,后來則因丈夫出家而成為實際上的孀居,與原稿歸因于賈府衰亡不同。第二十五回癩僧曾說,通靈玉被蒙蔽是“粉漬脂痕污寶光”。可見,“玉不光”不僅指寶玉后來“貧窮難耐凄涼”,很可能是嘲諷他在不幸的境遇下與寶釵成了親,即所謂“塵緣未斷”。在作者看來,重要的是精神上有默契,肉體只不過是臭皮囊而已,所以為之而發出尾聯的嘆息。續書中寫寶玉“瘋癲”中不辨結婚對象而聽人擺布,并非作者原意。據脂評謂黛玉死后,寶玉有“對鏡悼顰兒”文字,又指出“后文成其夫婦時”寶玉與寶釵有“談舊”事,可知原稿中寶玉并不癡呆,寫法要現實得多。
最后的“白骨如山忘姓氏,無非公子與紅妝”兩句意思是說,一切榮華富貴都是轉瞬即逝的過程,最終全告毀滅。書中這類帶有濃厚悲觀色彩的地方不少,毋庸諱言,其作用是消極的。重要的問題在于要會讀,會分析,作正確的取舍。
這首嘲諷頑石之詩,是作者對世人的當頭棒喝,告誡人們不要依附權貴,更不要以為榮華富貴能夠長久。全詩余味無窮,發人深省。
【鏈接】
紅學門派之評論派
舊紅學中的題詠派、評點派,新紅學中的文學鑒賞派、百科全書派、現代批評派,均可納入廣義評論派。評論派堅持文學本位,從藝術性、思想性、百科文化、社會生活、哲理感悟、情感體驗等角度解讀原著,研究《紅樓夢》的思想主題、藝術特色、人物形象、文化價值、寫作方法等。
(l)題詠派:葉崇倫、喚明、富察明義、潘炤、姜祺、沈謙。
題詠派“都著眼于書中人物之悲歡離合,從而寄其羨慕或感慨要而言之,無非畫餅充饑,借酒澆愁”(茅盾《關于曹雪芹》)。題詠派的詩、詞、賦、贊,有的抒發“榮華易逝人生如夢”的人生觀,滲透著佛家的“色空”觀念和“夢幻”思想;有的抓住書中的“風月繁華”和“愛情故事”,渲染“繁華”之景和“香艷”之情,吐露出一種仰慕、一種思緒;有的同情寶黛釵,因未能給寶黛釵指出一條光明之出路,抒發一種“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感慨。
(2)評點派:王希廉、張新之、姚燮、脂硯齋、王伯沆。
文學評點起源于明代中葉,是獨具中國特色的文論體裁。評點的形式:書首有批序、題詞、讀法、問答、圖說、論贊,每回有回前回后批,頁面有眉批、側批、夾批。
(3)現代鑒賞派:魯迅、毛澤東、老舍、吳組緗、端木蕻良、宋淇、舒蕪、蔡義江、王蒙、馬瑞芳、蔣勛、吳淡如、康來新、陳艷濤、白坤峰、閆紅、朱樓夢劍。
采用文本細讀,從文學藝術的角度談自己的閱讀心得、體會、感悟。
(4)百科全書派:沈從文、鄧云鄉、顧平旦、陳詔、夏桂霞、段振離、劉世彪、關華山、李光斗、沈雁英、黃云皓、蘇芩。
《紅樓夢》被譽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書中服飾、飲食、茶道、養生、美容、醫藥、建筑、園林、經濟、民俗、宗教等各方面的描寫都經得起專業化解讀。
(5)現代批評派:王國維、吳宓、茅盾、王昆侖、李辰冬、何其芳、周策縱、白盾、李希凡、蔣和森、余英時、丁維忠、呂啟祥、張錦池、周思源、胡文彬、段啟明、劉夢溪、劉再復、李劼、孫偉科、梅新林。
王國維《紅樓夢評論》(l904),用叔本華唯意志主義觀點評論《紅樓夢》,闡述其社會意義和藝術價值。雖然產生在舊紅學時期,卻是現代批評派的開山之作。關于這一派的學術旨趣,紅學會總舵主張慶善如是說:“《紅樓夢》是一部文學作品,是一部講人生、講愛情、講情感的書,紅學研究只能以一種文學的眼光和文學研究的方法,去挖掘《紅樓夢》深邃的思想藝術內涵,而不能用索隱的方法把《紅樓夢》變成清宮秘史或是別的什么秘史。學術就是學術,不能娛樂化,更不能戲說?!?/p>
上一篇:紅樓夢《嘲甄士隱(第一回)》原文、注解、背景介紹、賞析
下一篇:紅樓夢《大觀園題詠(第十八回)》原文、注解、背景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