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結襪子》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李白
燕南壯士吳門豪,筑中置鉛魚隱刀。
感君恩重許君命,太山一擲輕鴻毛。
《結襪子》,《樂府詩集》里列在《雜曲歌辭》里,后魏溫子升就寫過一首《結襪子》,當是南北朝時北朝的民間雜曲。李白用這個雜曲來寫詩,內容跟“結襪子”無關,寫的是贊美俠客的詩,詩里贊美兩位俠客,一位是荊軻的朋友高漸離,一位是吳公子光的客人專諸。《史記·刺客列傳·荊軻傳》里講的高漸離,燕人,與荊軻為友,他善于擊筑。荊軻刺秦王,不中,被殺。秦始皇滅了燕國,高漸離改變姓名,作傭人。后來他又在主人家擊筑,有名。秦始皇召他去擊筑。有人認識他是高漸離,秦始皇把他的眼睛弄瞎,讓他擊筑。他把鉛放在筑中,在接近秦始皇時,舉筑擊秦始皇,不中,被殺。《史記·刺客列傳·專諸傳》,專諸,吳人。吳公子光欲刺殺吳王僚,奪王位。伍子胥把專諸介紹給公子光。公子光請吳王僚赴宴,使專諸把匕首放在煮熟的魚腹中,專諸進魚,從魚腹中取匕首刺死吳王僚,吳王僚左右殺專諸。
這首詩說: “燕南壯士吳門豪,筑中置鉛魚隱刀。”燕南壯士,指高漸離,燕人。吳門豪,指專諸,吳人。筑是一種古樂器,似琴,用竹來打擊發聲,奏樂。魚隱刀,指魚腹中藏匕首。“感君恩重許君命,太山一擲輕鴻毛。”高漸離感激燕太子丹、荊軻的厚待,專諸感激公子光的厚待,允許以自己的性命相報。《燕丹子》: “荊軻謂太子曰: ‘烈士之節,死有重于泰山,有輕于鴻毛者,但問用之所在耳。”荊軻認為為燕太子丹報恩而犧牲生命,是死得重于泰山。李白在這里改變他的意思,說成俠客為了報答君恩,把泰山之重的生命看得如鴻毛之輕,輕于一擲,指出俠客輕生來報恩的特點。這樣寫也是用典,用了“死有重于泰山,有輕于鴻毛”的典故,但把它的原意完全變了。原意指完全不同的兩種死法,李白把它改成俠客的輕生報恩,成了俠客的一種死法,但又跟原意有一致處,原意指俠客的輕生報恩為重于泰山之死,而這首詩正是贊美俠客的輕身的報恩,所以又有一致處,這樣用典措辭變化而命意一致是特殊的用典法。開頭兩句也是用典,不是一句講一個典故,而是兩個典故結合在一起,一句講兩個人,一句講兩人的兩件事,這也是一種用典的方法。從這里,可以看到作者善于用典的表現手法。
上一篇:王維《積雨輞川作》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絕句二首》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