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園題詠(第十八回)
【原文】
顧恩思義(賈元春)
天地啟宏慈①,赤子蒼頭同感戴②,
古今垂曠典③,九州萬國被恩榮④。
【注解】
①啟:開啟。宏:廣大,宏大。慈:和善,憐惜,慈愛。
②赤子蒼頭:小孩和老人,指百姓萬民。
③垂:垂范。曠典:前所未有的典制。
④被:覆蓋。此處是享有、澤及的意思。
【原文】
題大觀園(賈元春)
銜山抱水建來精①,多少工夫筑始成。
天上人間諸景備,芳園應賜大觀名。
【注解】
①精:精致,精心。
【原文】
曠性怡情(賈迎春)
園成景備特精奇,奉命羞題額曠怡①。
誰信世間有此境,游來寧不暢神思②?
【注解】
①羞題額曠怡:不好意思地題了“曠性怡情”的匾額。
②寧不:怎不。暢神思:即額題“曠性怡情”的同義語。
【原文】
萬象爭輝(賈探春)
名園筑出勢巍巍①,奉命何慚學漸微②。
精妙一時言不出,果然萬物生光輝。
【注解】
①勢巍巍:指建筑氣勢雄偉。
②漸微:才疏學淺。
【原文】
文章造化①(賈惜春)
山水橫拖千里外,樓臺高起五云中②。
園修日月光輝里③,景奪文章造化功。
【注解】
①文章造化:景物之華美如天工神力造成。文章,文采。造化,謂天地創造化育萬物。常指天運或神力。
②五云:五色云霞。隱以神宮仙府作比。
③日月:古代文人多以日月比擬皇帝。
【原文】
文采風流①(李紈)
秀水明山抱復回,風流文采勝蓬萊②。
綠裁歌扇迷芳草③,紅襯湘裙舞落梅④。
珠玉自應傳盛世⑤,神仙何幸下瑤臺⑥。
名園一自邀游賞,未許凡人到此來。
【注解】
①文采風流:這里指景物多采,風光美好。
②抱復回:要合抱而又回轉,即曲折縈繞的意思。蓬萊:傳說中海上的仙山。
③歌扇:古時女子歌唱以扇遮面,所以有歌扇之稱。
④湘裙:疑當作“緗裙”。緗,淺黃色絹帛。
⑤珠玉:喻詩文美好。這里借以說大觀園題詠。
⑥瑤臺:傳說中神仙所居之處。
【原文】
凝暉鐘瑞①(薛寶釵)
芳園筑向帝城西②,華日祥云籠罩奇③。
高柳喜遷鶯出谷④,修篁時待鳳來儀⑤。
文風已著宸游夕⑥,孝化應隆歸省時⑦。
睿藻仙才盈彩筆,自慚何敢再為辭⑧。
【注解】
①凝暉鐘瑞:光輝瑞象畢集于此。凝,凝聚。暉,日光。鐘,聚集。瑞,吉兆。
②帝城西:古人以近帝居為榮。小說中設想的賈府在宮城的西面,加寫元春歸省時“忽見兩個太監騎馬緩緩而來,至西街門下了馬”。
③華日祥云:是說氣象佳勝,喻所謂“體仁沐德”,受皇帝的恩榮。這兩句即額題之意。
④此句意思是說:喜慶的鶯從幽谷飛到高柳上去。喻元春出深閨進宮為妃。
⑤此句意思是說:時刻等待鳳凰飛到竹林里來。喻元春歸來省親。傳說鳳凰食竹實,呈祥瑞。篁(huáng):竹子。竹修長,所以稱修竹、修篁。鳳來儀:即“有鳳來儀”,有鳳凰來到這里棲息。儀,朝見的意思。
⑥文風:指儒家所宣揚的君主提倡文學、重視禮樂的風氣。這是從某些政治意義上來說大觀園賦詩一事。著:表現得顯著。宸(chén)
游:皇帝外出巡游。這里指元春省親。帝居叫宸,貴妃亦可稱宸妃。
⑦孝化:孔孟認為能做到孝悌,就不會“犯上作亂”。以后的一些君主就利用它作為維持國家宗法制度的道德基礎,以此來規范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亦即所謂進行教化,所以稱孝化。隆:發揚光大。歸省(xǐng):回家探親。
⑧此兩句意思是說:瞻仰了元春所題的才智非凡的聯額和詩后,自慚才疏,不敢再措辭了。睿:明智。這是古時候常用作吹捧帝王的字。藻:辭藻,泛指詩文。
【原文】
世外仙源(林黛玉)
名園筑何處,仙境別紅塵①。
借得山川秀②,添來景物新③。
香融金谷酒④,花媚玉堂人⑤。
何幸邀恩寵⑥,宮車過往頻。
【注解】
①別紅塵:不同于人間。別,區別。
②此句意思是說:詩歌從山川中借得秀麗。
③此句意思是說:盛事使園林增添新氣象。
④融:融入,混合著。金谷酒:晉代石崇家有金谷園,曾宴賓客于園中,命賦詩,不成者罰酒三斗。這里借典故說大觀園中“大開筵宴”,命題賦詩。
⑤媚:對人獻嫵媚之態,擬人化寫法。玉堂人:指元春。玉堂,妃嬪所居之處。
⑥邀:叨受,幸蒙得到。
【原文】
有鳳來儀(賈寶玉)
秀玉初成實①,堪宜待鳳凰②。
竿竿青欲滴③,個個綠生涼④。
迸砌妨階水,穿簾礙鼎香⑤。
莫搖清碎影,好夢晝初長⑥。
【注解】
①秀玉:喻竹。實:竹實。
②堪宜:正適合。
③青欲滴:形容竹子色鮮。
④個個:竹葉像許多“個”字,葉綠蔭濃則生涼。
⑤此兩句是倒裝句法,即“妨階水迸砌,礙鼎香穿簾”。意思是說:竹林擋住繞階的泉水迸濺到階臺上來,又使房中鼎爐上所焚的熏香氣味不會穿過簾子散去。砌:階臺的邊沿。妨:即“防”。
⑥此兩句意思是說:在此翠竹遮蔭之下,正好舒適晝睡,希望竹子別因為有點風吹便動搖起來,使散亂的影子晃動于跟前,徒擾我好夢。
【原文】
蘅芷清芬(賈寶玉)
蘅蕪滿凈苑①,蘿薜助芬芳②。
軟襯三春草,柔拖一縷香③。
輕煙迷曲徑,冷翠滴回廊④。
誰謂池塘曲,謝家幽夢長⑤。
【注解】
①蘅蕪:香草。苑:園林。
②蘿薜:藤蘿,薜荔。
③軟襯、柔拖:蘅蕪院的異草香花以牽藤引蔓為多,所以用“軟”、“柔”。寫色用“襯”,寫香用“拖”。
④輕煙:喻藤蔓延生縈繞的樣子,如女蘿亦稱煙蘿。冷翠:指花草上的露水。迷曲徑、滴回廊:因為這些植物“或垂山嶺,或穿石腳,甚至垂檐繞柱、縈砌盤階”,所以這樣寫。
⑤此兩句意思是說:誰說只有寫過“池塘生春草”名句的謝靈運才有觸發詩興的好夢呢!用南朝詩人謝靈運夢見其族弟謝惠連而得到佳句的典故。《詩品》引《謝氏家錄》:“康樂(謝靈運曾襲封康樂公)每對惠連,輒得佳語,后在永嘉西堂,思詩竟日不就。寤寐間,忽見惠連,即成‘池塘生春草’。故嘗云:‘此語有神助,非吾語也。’”
【原文】
怡紅快綠(賈寶玉)
深庭長日靜,兩兩出嬋娟①。
綠蠟春猶卷②,紅妝夜未眠③。
憑欄垂絳袖,倚石護青煙④。
對立東風里⑤,主人應解憐⑥。
【注解】
①兩兩:指芭蕉與海棠,意暗蓄“紅”、“綠”二字在內。嬋娟:美好的樣子。
②此句意思是說:春天里芭蕉葉還卷而未展。與下一句“紅妝夜未眠”都不是單純寫景,實在都是借花木以寫人,暗示后來怡紅院中的生活。綠蠟:翠燭,此喻還卷著葉的芭蕉。
③此句意思是說:海棠在夜里并未睡著。紅妝:女子,喻花。
④此兩句意思是說:海棠如美人憑欄垂下大紅色衣袖;芭蕉倚石而植,使山石如被青煙籠罩。
⑤對立:指芭蕉與海棠相對而立。
⑥主人:題詠時應指元春,以后也就是怡紅院主寶玉自己。解憐:會愛惜。
【原文】
杏簾在望(賈寶玉)
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①。
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②。
一畦春韭綠③,十里稻花香。
盛世無饑餒,何須耕織忙④?
【注解】
①杏簾:酒店作標志的旗幟。招:是說簾飄如招手。這一聯分題目為兩句,渾成一氣,以下六句即從“客”的所見所感來寫。
②此兩句意思是說:種著菱荇的湖水是鵝兒戲水的地方,桑樹榆樹的枝葉正是燕子筑巢用的屋梁。荇(xing):荇菜,水生,嫩葉可食。
③畦(qí):田園中劃分成塊的種植地。
④此兩句意思是:大觀園中雖有點綴景色的田莊,而本無耕織之事,所以詩歌順水推舟說,有田莊而無人耕織不必奇怪,現在不是太平盛世嗎?既然沒有餓肚皮的人,又何用忙忙碌碌地耕織呢?饑餒(něi):饑餓,饑餓的人。
【背景】
元春書匾額、對聯后,又題大觀園一絕,然后命眾姊妹也各題一匾一詩;又要寶玉為“瀟湘館”、“蘅蕪苑”、“怡紅院”、“浣葛山莊”四大處各賦五言律詩一首,借此面試其才情。末首《杏簾在望》系黛玉代作,因為她見寶玉構思太苦,所以就“考場作弊”了。
【賞析】
《大觀園題詠》實際上是朝廷中皇帝命題叫臣僚們作的應制詩的一種變相形式。《紅樓夢》這部以“言情”面目出現的小說,常常采用這種障眼法來描寫它所不便于直接描寫的內容,以免被加上“干涉朝廷”的罪名。所以,在這些詩中除了蔑視功名利祿的賈寶玉所作的幾首以外,大都不脫“頌圣”的內容,這是并不奇怪的。此外,從匾到詩,都是帶有個性化或暗合人物命運的。
賈元春《顧恩思義》匾額與題聯,純為“頌圣”之語。
賈元春《題大觀園》一詩與后面幾首不同,作者是有深意的:說的是園林建筑,其實也指小說創作。“銜山抱水建來精,多少工夫筑始成”,意思是說:環山縈水的構建,設計精心,工程浩大。作者借此暗寓小說創作嘔心瀝血,周密構思,花了他一生大半精力。“天上人間諸景備,芳園應賜大觀名”,包含幾層意思:其一,“天上人間諸景備”的大觀園,只有通過藝術的典型概括才能創造出來。考證它的地點是荒唐的。其二,“天上”,也隱指“太虛幻境”。寶玉初見大觀園正殿,“心中忽有所動,尋思起來倒像在哪里見過一般”以及“省親別墅”原稱“天仙寶境”等,都在暗示“天上”與“人間”兩種境界的聯系。其三,小說所反映的社會生活面是廣闊的,從“天上”到“人間”,亦即從皇家到百姓,形形色色,包羅萬象,蔚為“大觀”,確是一部當時社會的百科全書。
賈迎春《曠性怡情》一詩寫得了無生趣,語句牽強,十分切合人物性格。迎春為人懦弱,逆來順受,所以自謂能“曠性怡情”;她缺乏想象力,所以詩也寫得空洞無物。
賈探春《萬象爭輝》一詩,“何慚”、“言不出”兩句,將一個精明自負而又富有心機的人刻畫得活靈活現。探春為人精明,因知“難與薛、林爭衡”,不如藏拙為是,故只作一絕以“塞責”;但“慚學淺”之語,與迎春言“羞”,寶釵稱“慚”,自不相犯,都表現出各自的個性。所題“萬象爭輝”,寫高樓崇閣氣勢巍巍,和惜春贊美造化神力,又都仿佛無意中與他們后來一個嫁得貴婿,一個皈依佛門等事有瓜葛。
賈惜春《文章造化》一詩夸贊大觀園的景物之華美有如鬼斧神工。“山水橫拖千里外,樓臺高起五云中”,上句極言地廣,下句極寫樓高。“園修日月光輝里,景奪文章造化功”,意思是說:大觀園修建于皇帝貴妃的恩澤榮光之中,風光景物有巧奪天工之奇。
李紈《文采風流》一詩,頌揚景物多采,風光美好,人物不凡。“秀水明山抱復回,風流文采勝蓬萊”,概括了大觀園的自然風光十分秀美,貌似海外蓬萊。“綠裁歌扇迷芳草,紅襯湘裙舞落梅”,意思是說:歌扇用綠綢裁制成,與芳草顏色一樣,迷離不分;裙子淺黃底子襯著紅花,舞動時如紅梅落瓣,隨風飛回。“珠玉自應傳盛世,神仙何幸下瑤臺”,從側面烘托大觀園的確是個人間仙境。“名園一自邀游賞,未許凡人到此來”,意思是說:名園一經貴人游賞,便增價百倍,猶如仙境不許凡人來到。亦借此“頌圣”。李紈,小說中雖說她自幼父親“不十分令其讀書”,但畢竟出身名宦,“族中男女無有不誦詩讀書者”,非尋常家庭婦女可比;她后來被推為詩社社長,除了因年長之處,也說明她還是懂一點詩的。她作的七律,也很符合這種雖乏才情,但尚有修養的情況:詩中或湊合前人舊句,或借用唐詩熟事,都還平妥穩當。所題“文采風流”四字,似能令人想到后來賈蘭的榮貴,至于“未許凡人到此來”等語,又與她終生持操守節的生活態度相契合。此詩面面俱到,從側面反映出李紈為人處世得體大方,不失風度。
薛寶釵《凝暉鐘瑞》一詩反映出她就是一個奉勢迎上的人,一個封建宗法制度的衛道者。
但同是“頌圣”,也因人而異。林黛玉所作就頗有應付的味道,如“盛世無饑餒,何須耕織忙”即是。命人賦詩者何嘗不知其為了作詩而矯情地粉飾太平,但只要對方有這樣的立意,能說得符合自己的政治需要,就加以褒獎,真話假話倒無關緊要。寶釵的詩則可以看出從遣詞用典到構章立意都是以盛唐時代那些有名的應制詩為楷模的。對她來說,歌功頌德,宣揚孝化文風,完全出于她的本心本意。
這類文字,就作品反映政治斗爭的內容看,既是一種掩護,又是一種揭露。由于它“稱功頌德,眷眷無窮”,所以是一種掩護。但由此看出賈府受皇帝特別寵幸的身份地位,讓我們清楚地了解這個罪惡的封建大家族的政治靠山是什么,這就是一種揭露。
上一篇:紅樓夢《嘲頑石幻相(第八回)》原文、注解、背景介紹、賞析
下一篇:紅樓夢《好了歌(第一回)》原文、注解、背景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