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場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維摩。
近人積水無鷗鷺,時有歸牛浮鼻過。
寫這首詩時,黃庭堅在荊南沙市(今湖北江陵縣)養(yǎng)病。這時,他剛度過“投荒萬死鬢毛斑”的六年蜀中艱難生活,被舊黨起用,去當舒州知府。但即使這樣,他仍然對執(zhí)政在使用人才方面的黨派門戶之見深為不滿,在同題另一首詩中說:“不須要出我門下,實用人材即至公”。反對以黨派門戶之見來扼殺人才。因此,他在這首七絕中,抒寫了矛盾彷徨的心情和懷才不遇的感慨。
這首詩構(gòu)思頗為奇特。首句以東漢時“窮當益堅,老當益壯”六十二歲猶能據(jù)鞍顧盼、神采颯爽、為國效力的伏波將軍馬援自喻,說自己是文壇老將,其積極用世之情溢于言表。但第二句急轉(zhuǎn)直下,情緒一落千丈,說自己是佛家行列中病體懨懨的維摩詰。維摩詰是佛在世時的居士名。黃庭堅早年曾謁法秀禪師,元豐七年(1084)曾作《發(fā)愿文》,發(fā)誓恪守佛家戒律。《五燈會元》卷十七專門給他立傳,列為法嗣,可見佛學史家是將他作為皈依禪宗的居士看待的。他自比為“病維摩”,正反映了思想上消沉的一面。因此,一二兩句詩非常形象地描述了詩人積極局世思想和消極出世思想的激烈斗爭。
第三四句異軍突起,忽然轉(zhuǎn)入對眼前平凡景物的描寫:靠近人家居住的地方,有一個積水的池塘,其中并無鷗鷺,倒時常可以見到有耕田歸來的水牛,浮鼻從池塘中游水而過。
這兩句真是妙極了。一方面它真切地寫出當詩人在病中思想斗爭異常激烈,感到十分苦惱時,偶爾一瞥,這幅別致的村景不僅使詩人精神為之一振,暫時忘去了一切苦惱;另一方面據(jù)《山谷內(nèi)集》注者任淵說,“此句(按指最后一句)當有所指”,詩人是說,在這個環(huán)境里,缺乏雅潔和鷗鷺一樣的同調(diào),而只有陋俗粗笨似水牛的庸官俗吏。
總之,這首詩一二句和三四句之間的跨度雖然很大,但由于詩人奇特而巧妙的構(gòu)思,不僅使其內(nèi)在聯(lián)系十分緊密,還增加了它的機趣。
上一篇:《泊秦淮·杜牧》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白頭吟·張籍》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