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樂府
翩翩堂前燕, 冬藏夏來見。
兄弟兩三人, 流宕在他縣。
故衣誰當補? 新衣誰當綻?
賴得賢主人, 覽取為吾綻。
夫婿從門來, 斜柯西北眄。
語卿且勿眄, 水清石自見。
石見何累累, 遠行不如歸!
這首詩屬《相和歌辭·瑟調曲》,是一曲流浪者之歌,寫一個游子寄人籬下,得到一位善良女子的照顧,可是引起她丈夫的猜忌,反映背井離鄉、飄泊四方的流浪者的痛苦心情,是一首具有濃郁生活氣息的詩。
開頭兩句以燕鳥巢于堂屋的比興手法表現游子寄人籬下,十分恰切。既然寄人籬下,自不免有種種生活上的不便,比如舊衣服破了要補綴,新衣服脫線要縫上幾針等。幸虧這位善良的女主人,“覽取為吾綻”,“綻”就是縫縫補補的意思。可是這種行動又難以為丈夫所理解。“夫婿從門來,斜柯西北眄”,丈夫一進門,就歪著腦袋,斜著眼睛,表示出懷疑、慍怒、蔑視的神態。這個動作十分傳神,它反映男主人復雜的心理狀態。接下來是流浪者與男主人的對話。流浪者以“水清石自見”為喻,證明自己的清白,勸男主人不要妄加猜忌,而得到的回答是“石見何累累”,誤會是消除了,但是你們與其在外流浪,不如早些回家,語氣是十分冷酷的。
這首詩的創作意圖,原因大概是傾訴游子的苦況,但客觀上卻使我們認識封建社會的人情世態,同時也反映婦女地位的低下,她不能將一點點同情和幫助給一個陌生男子。通過這個小小的生活片斷,使我們認識了當時社會的一個側面。
上一篇:《羽林郎·漢·辛延年》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芣苢·《詩經·周南》》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