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周南》
采采芣苢, 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 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 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 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 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 薄言襭之。
歷史自母系社會轉變為父系社會、婦女的神圣性遭到否定以后,婦女們在家庭乃至社會中的地位,就成了她們自身不得不認真思考的問題。然而婦女們要維護和鞏固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首要的就是要保證自己一定能夠承擔繁育下一代家庭成員的任務,有子則榮,無子則廢,多子多福,多多益善,這幾乎是無一例外的規律婦女們從情感到理智的快樂與幸福無不與此息息相關。《芣苢》就是在描寫婦女勞動歡樂的表層下隱潛著這樣一種歷史的深層內容。
但是,由于封建思想的束縛和傳統詩教的影響,歷代注《詩》者又往往將此詩歪曲引申、牽強附會,把本來屬于人的情感抒發的描寫,和與此完全無關的政治教化聯系起來,強為之解。如《詩序》就說過這樣的荒唐話:“芣苢,后妃之美也。和平則婦人樂有子也。”就連對《詩》研究有素的朱熹也把“婦人無事,相與采此芣苢”與“化行俗美”(《詩集傳》)聯系在一起。類似的穿鑿之談今天看來已非常可笑,但在當時,注經者未必不是帶著十分虔誠的心情來作解的。
《芣苢》一詩之所以和生育相聯系,主要是因為芣苢(又名車前子)之實有治婦女不孕之功效。更有人說,它還能使有孕者安胎。倘如此,對不孕而望孕、對已孕而望胎安的婦女們來說,采芣苢當然不下于采救命草了。所以詩中描寫婦女們采摘芣苢時表現出的歡樂情緒,只有與此聯系起來考慮,恐怕才是可以理解的。
全詩凡三章,每章凡四句十六字。從詩的形式上看,章與章間的區別僅是更換了兩個動詞,除此而外,再沒有其他不同。從內容上看,三章詩連在一起,描繪出采摘芣苢的整個勞動過程,而這個過程是由“采”、“有”、“掇”、“捋”、“袺”、“襭”幾個動詞勾劃出來的。從找尋到一顆顆撿起、一把把捋下,再到裝進衣襟、兜起回家,這里寄予著多少希望和期待,又洋溢著多少歡樂與幸福。
本篇與《詩經》中多數詩篇有相同處,就是每章四句,每句四言。重章疊句,每章僅換一兩個動詞。但本詩又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即它從語調、節奏、韻律的配合到場面意境的設置都別具匠心。語調、節奏、韻律輕快悠揚,以“采采芣苢”為主調,形成回環往復、綿綿不盡的意韻。詩中顯示的勞動場面簡潔明快,構成的意境深長雋永。而且作者通過輕快、悠揚的節奏、韻律,更突出了婦女勞動場面的詩意,使全詩的意境更富深情,更具有一種難以名狀的綿長的情味,這是本詩的一個突出特征。
上一篇:《艷歌行·漢樂府》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菩薩蠻 憶舊·清·沈宛》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