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辛延年
昔有霍家奴, 姓馮名子都。
依倚將軍勢, 調笑酒家胡。
胡姬年十五, 春日獨當壚。
長裾連理帶, 廣袖合歡襦。
頭上蘭田玉, 耳后大秦珠。
兩鬟何窈窕, 一世良所無,
一鬟五百萬, 兩鬟千萬余。
不意金吾子, 娉婷過我廬。
銀鞍何煜 , 翠蓋空踟躕。
就我求清酒, 絲繩提玉壺;
就我求珍肴, 金盤鲙鯉魚。
貽我青銅鏡, 結我紅羅裾。
不惜紅羅裂, 何論輕賤軀?
男兒愛后婦, 女子重前夫。
人生有新故, 貴賤不相逾。
多謝金吾子, 私愛徒區區。
〔當壚〕守著酒壇賣酒。〔裾〕衣服的前襟。〔連理帶〕兩條對稱的帶子,用以連結衣服。〔合歡襦〕一種對稱的圖案花紋做成的短襖。〔蘭田〕在今陜西省蘭田縣東面有蘭田山,相傳是出美玉的地方。〔大秦〕漢代稱羅馬帝國為大秦。〔煜爚〕光彩閃爍。〔區區〕殷勤、懇切。
這是一首文人創作的樂府詩。題目中的“羽林郎”和篇中的“金吾子”是漢代的兩個官名。前者掌皇宮內的警衛,后者為負責都城治安的官員。從作品中提到的一些人物來看,似乎是西漢昭帝時代的事,因為開首兩句“昔有霍家奴,姓馮名子都”,這霍家指的是漢昭帝時權傾朝野的大司馬大將軍霍光,馮子都是霍光寵愛的家奴,這是有史料為證的。可是馮子都并沒有擔任過執金吾的官職,至于“依倚將軍勢,調笑酒家胡”的不法行為,倒更象東漢和帝時大將軍竇憲的弟弟竇景所為,因為竇景做過執金吾,而且非常驕橫,他手下的家奴常常強搶民女,無惡不作,遭到人民的切齒痛恨。除了竇景外,還有不少豪門貴族也做過執金吾的官,因此,這首詩乃是借古諷今,假托西漢人物反映東漢的社會現實。
《羽林郎》描寫的是一位少數民族的酒家少女與豪奴作斗爭,并取得勝利的故事,剖示了東漢時代統治階級腐朽生活和強暴行為的一個橫斷面。
全詩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寫豪奴馮子都依仗權勢,企圖污辱酒家少女,點明這場斗爭是豪奴挑起的。這里用“依倚”、“調笑”等字眼,表示作者對豪奴的憎恨和鄙視。這四句可視為全詩的“引子”。第二部分用夸張和排偶的手法,盡情渲染“胡姬”的穿戴打扮,并以明媚的春光作背景,把酒家女的形象寫得光彩照人,為下面反抗強暴作了有力的鋪墊。第三部分是全詩的高潮,詳盡地描寫豪奴的種種丑態。這個豪奴一開始裝出“娉婷”的樣子,和顏悅色,似乎是一個很有修養的人。“銀鞍”和“翠蓋”,表示豪奴的地位和聲勢。特別是“空踟躕”三字,傳神地表現了豪奴的鬼鬼祟祟的動作。他一會兒要酒,一會兒又要魚,吃飽喝足后,就露出本來的面目。先送給胡姬一面青銅鏡,又加上一條紅羅裙子,接著就要對她施行非禮,還說什么我不惜把貴重的紅羅割舍給你,你這輕賤的身子就不能許給我么?面對這種污辱,胡姬毫不示弱,她唱出“男兒愛后婦,女子重前夫”的擲地有聲的歌辭,表示對愛情的堅貞,又以“人生有新故,貴賤不相逾”表示對豪奴的高度蔑視。態度堅決,語氣斬釘截鐵,表現出一股凜然正氣,反映了我國古代各族人民都有向統治階級展開斗爭的優良傳統。
這首詩前后人稱有所變換。第一、二部分用的是第三人稱的語氣,目的是從人們的眼里,看出胡姬是多么美麗可愛,豪門惡奴是多么卑劣。第三部分則換成第一人稱,由女主人公直接出面和豪奴展開針鋒相對的斗爭,以加強詩歌的戰斗力。
《羽林郎》出現在東漢詩壇上,標志著文人五言詩在樂府民歌的哺育下,已逐步趨于成熟。
上一篇:《秋閨思(二首)·唐·張仲素》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艷歌行·漢樂府》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