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詞鑒賞《李濟深·登廬山·其一》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萬方多難上廬山,為報隆情一往還。
縱使上清無限好,難忘憂患滿人間。①
【注釋】 ①上清:道教所稱 “三天”之一。也泛指仙境。
【鑒賞】 這首詩寫于抗日戰爭初期。詩章緊扣危難的時局,抒寫憂國憂民情懷,傳達出渴望報國的心聲。
“萬方多難上廬山”,首句化用杜甫 《登樓》詩“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之意,點出國運危急的現實。1931年 “九·一八” 事變以后,日本侵略軍占領了東北三省,其后又將侵略魔爪伸向華北、華東廣大地區,而蔣介石卻竭力推行 “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制造磨擦,挑起內戰,這就是作者發出深沉感慨的原因。廬山乃風景名勝之地,“萬方多難”之時,卻要登臨游賞,這不是太不合時宜了么?次句對此略作了解釋: “為報隆情一往還”。原來是因友人相邀,盛情難卻,只好姑且“一往還”,以不拂他人之意。需要說明的是,抗戰爆發之初,廬山上常有國民黨軍政要員駐停,其中有的人在李濟深因反對蔣介石被“永遠開除黨籍”并受到通緝后曾給以援手,“隆情”一語,當因此而發。
登臨勝景,如入仙鄉,確實風光無限,但作者并未因此而賞心騁懷,流連光景。“縱使上清無限好,難忘憂患滿人間”,三四兩句回應篇首“萬方多難上廬山”,直剖胸臆,表明對國家民族命運的關切。“縱使”、“難忘”二語,不僅表現了作者在友情與國事二者間取舍態度的堅決,還透露出將竭誠盡力消除危難的一片深心。
這首詩借登廬山而抒己志,語言明暢,感慨深沉,既重友情,更憂國難,頗有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的意味,愛國之情,流溢字里行間。
文章作者:林心治
上一篇:愛國詩詞《蘇曼殊·以詩并畫留別湯國頓·二首·其一》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愛國詩詞《李濟深·桂林書感·其一》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