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吳自牧·中秋》鑒賞
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時,又謂之 “月夕” 。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月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 亦登小小月臺, 安排家宴, 團圞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曉不絕。蓋金吾不禁故也。
(《夢粱錄》)
《夢粱錄》一書記敘南宋京城臨安 (今浙江杭州) 的時序風俗、坊宇游戲之事,是研究古代民俗的重要資料。本文主要記敘中秋佳節的節日風俗,讀來饒有情趣。
開篇交代“中秋”的來歷。陰歷八月十五,恰在秋季三月的中間,故叫“中秋”。又由于中秋之夜,碧空如洗,月色皎潔,所謂“月到中秋分外明”,故民間又稱中秋為“月夕”。接著的“金風薦爽”四句,著力描繪中秋美景。中秋之夜,不僅明月最圓,而且秋風送爽,玉露生涼,桂花飄香,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中秋之夜不但景色宜人,同時又有著種種情趣盎然的節日活動。中秋的節日活動,首推賞月,作者敘述民間賞月習俗,從三方面著筆。先敘王孫公子、豪家巨室,無不登上高樓,臨軒賞月,有的還結飾臺榭,羅列筵席,在琴瑟鏗鏘之中,飲酒高歌,連宵嬉戲。次敘普通市民,也莫不登上自家樓臺,安排家宴,團圓子女,以慶佳節。末敘陋巷貧民,雖無力設宴歡會,但也解衣買酒,不肯虛度此日。中秋賞月盛況,經作者分三類敘來,不同階層的賞月情態,歷歷如在眼前,由此組成一幅南宋臨安城中秋賞月的風俗畫。
本文記敘夜市盛況。據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載,中秋之夜,所有酒樓都要修飾門面,扎綢彩牌樓,水果鋪子堆滿鮮果,夜市之熱鬧,為一年中少見。而男女老少,更是傾城而出,街上游人熙熙攘攘,“婆娑于市,至曉不絕”,一反往日家家深夜閉戶不出的清冷景象。所以文末以“蓋金吾不禁”作結,表明是夜官民同慶,夜間出游街市,官家不予禁止。中秋之夜舉城同歡,至于通宵的盛況,于此又可見其一斑。
本文描述中秋之夜的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充滿著民俗情趣。文中描繪中秋美景,筆端滿蘊著詩意,寥寥四句,一幅皓月當空、銀光萬里、清風徐徐、桂花四溢的中秋月夜圖,便躍然紙上。文中敘寫賞月場景,刻畫人物情態,不僅文字簡潔生動,而且寫來有聲有色,令讀者如臨其境,如睹其人。
上一篇:《唐·李翱·與陸傪》鑒賞
下一篇:《清·俞樾·九溪十八澗》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