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楊惲·報孫會宗書
惲既失爵位家居,治產(chǎn)業(yè),起室宅,以財自娛。歲馀,其友人安定太守西河孫會宗,知略士也,與惲?xí)G戒之,為言大臣廢退,當(dāng)闔門惶懼,為可憐之意,不當(dāng)治產(chǎn)業(yè),通賓客,有稱譽。惲宰相子,少顯朝廷,一朝晻昧,語言見廢,內(nèi)懷不服,報會宗書曰:
“惲材朽行穢,文質(zhì)無所厎,幸賴先人馀業(yè),得備宿衛(wèi)①。遭遇時變,以獲爵位,終非其任,卒與禍會。足下哀其愚矇,賜書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然竊恨足下不深惟其終始,而猥隨俗之毀譽也。言鄙陋之愚心,則若逆指而文過; 默而自守,恐違孔氏 ‘各言爾志’ 之義。故敢略陳其愚,惟君子察焉。
“惲家方隆盛時,乘朱輪者十人②,位在列卿,爵為通侯,總領(lǐng)從官,與聞?wù)?。曾不能以此時有所建明,以宣德化,又不能與群僚同心并力,陪輔朝廷之遺忘,已負(fù)竊位素餐之責(zé)久矣。懷祿貪勢,不能自退,遂遭變故,橫被口語,身幽北闕③,妻子滿獄。當(dāng)此之時,自以夷滅不足以塞責(zé),豈意得全其首領(lǐng),復(fù)奉先人之丘墓乎?伏惟圣主之恩,不可勝量。君子游道,樂以忘憂; 小人全軀,說以忘罪④。竊自念過已大矣,行已虧矣,長為農(nóng)夫以沒世矣。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園治產(chǎn),以給公上,不意當(dāng)復(fù)用此為譏議也。
“夫人情所不能止者,圣人弗禁。故君父至尊親,送其終也,有時而既。臣之得罪,已三年矣。田家作苦,歲時伏臘,烹羊炰羔⑤,斗酒自勞。家本秦也,能為秦聲,婦趙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數(shù)人,酒后耳熱,仰天拊缶⑥,而呼嗚嗚。其詩曰: ‘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一頃豆,落而為萁。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 是日也,拂衣而喜,奮袖低昂,頓足起舞; 誠淫荒無度,不知其不可也。惲幸有余祿,方糴賤販貴,逐什一之利。此賈豎之事,污辱之處,惲親行之。下流之人,眾毀所歸,不寒而栗。雖雅知惲者,猶隨風(fēng)而靡,尚何稱譽之有?董生不云乎⑦: ‘明明求仁義,??植荒芑裾撸浯蠓蛑庖? 明明求財利,??掷Хφ撸酥乱??!?故‘道不同,不相為謀’。今子尚安得以卿大夫之制而責(zé)仆哉!
“夫西河魏土,文侯所興,有段干木、田子方之遺風(fēng),凜然皆有節(jié)概,知去就之分。頃者,足下離舊土,臨安定。安定山谷之間,昆戎舊壤⑧,子弟貪鄙,豈習(xí)俗之移人哉?于今乃睹子之志矣。方當(dāng)盛漢之隆,愿勉旃⑨,無多談?!?/p>
【注釋】 ①厎(zhi):致,表現(xiàn)。宿衛(wèi):宮廷警衛(wèi)官。②朱輪:用丹漆涂的車轂。漢代公卿列侯及俸祿兩千石以上的官員才能乘這種朱輪車。③北闕: 宮廷北面的門樓。④說:通“悅”。⑤伏臘: 泛指一般節(jié)日。炰 (pao): 裹起來烤。⑥拊缶 (fufou): 拍打缶。缶,瓦器,秦人用作樂器。⑦董生: 董仲舒。⑧昆戎: 即西戎,殷周時我國西部的一個部落。⑨旃 (zhan): “之焉” 的合音,語氣詞。
【譯文】 楊惲失去了爵位住在家里,治理產(chǎn)業(yè),興建住宅,以經(jīng)營家財取樂。過了一年多,他的朋友安定太守、西河人孫會宗,一位有知識和謀略的士人,給楊惲寫了一封信,加以勸戒。說大臣免職之后,應(yīng)當(dāng)惶恐地閉門思過,博取同情,而不應(yīng)該治理產(chǎn)業(yè),結(jié)交賓客,博取贊譽。楊惲是丞相的兒子,年輕時即顯名于朝廷,因為一時糊涂,說話不慎而被罷黜,心里不服氣。他給孫會宗回信說:
“我楊惲天生不是塊好材料,操行也不怎么樣,文與質(zhì)都沒有什么成就,幸而依靠先人的余蔭,得以充當(dāng)皇上的侍衛(wèi)。由于遇到事變,獲得爵位,但這終究不是我所能勝任的,終于遇到了大禍。您哀憐我的愚昧無知,賜書信給我,教育和糾正我做得不夠的地方,情意誠懇深厚。然而,我內(nèi)心卻很遺憾您沒有深入了解事情的原委,而只是跟著世俗的輿論來褒貶我?,F(xiàn)在我說出自己鄙陋的心里話,好像是違逆您的旨意而文過飾非; 沉默著不說呢,又恐怕違背孔子“各言爾志” 的教誨,所以才敢約略陳述愚見,希望您明察。
“當(dāng)初我楊惲家興盛的時候,乘坐朱輪車的有十人,他們做著卿的官,封著侯的爵位,統(tǒng)率著侍從官員,參加政事,可惜未能趁此時提出好的主張,以宣揚道德教化,又不能與同僚們一起努力,輔佐朝廷做些拾遺補缺的工作。因此,受到竊據(jù)高位,白吃閑飯的責(zé)備已經(jīng)很久了。又因為貪圖俸祿和權(quán)勢,不能自行引退,于是遭到變故,被人橫加誣告,自身囚禁于北闕,妻子兒女也都關(guān)在牢里。在這個時候,自以為受到殺戮也不足以抵消罪責(zé),哪里想到還會保住頭顱,又能供奉祖宗的墳?zāi)鼓? 那圣明天子的恩德,真是無法計量。君子沉湎于道中,愉快地忘掉憂愁,小人則只要保全了性命就高興地忘記了罪過。我暗自思量,自己的過失已經(jīng)很大了,德行已經(jīng)有了虧缺,那就去當(dāng)農(nóng)夫以度余生算了。所以率領(lǐng)著妻兒,努力耕田養(yǎng)蠶,澆灌菜地,治理產(chǎn)業(yè),來供給官府的賦稅。沒想到為此竟又遭到一些人的挑剔議論了。
“凡是從人的本性上來說所不能禁止的事,圣人也不禁止。所以,君和父雖是最尊貴最親近的,送終之后,居喪的時間也是有個終結(jié)的。從我獲罪算起,至今已有三年了。農(nóng)家耕作非常辛苦,逢年過節(jié),烹羊烤羔,喝一斗酒,自我慰勞。我的老家本在秦地,我能唱秦地的歌曲,妻子是趙地的女子,善于彈琴,又有幾個能唱歌的奴婢。喝酒之后,耳朵發(fā)熱,就拍著瓦盆仰天唱出嗚嗚的秦聲來。歌詞是: ‘種田種在南山坡,長滿荒草不去管,豆子種了一百畝,掉下豆粒成豆稈。人生不過為行樂,富貴等到哪一天?!?那天,我高興地抖動著衣服,上上下下?lián)]舞著袖子,跺著腳跳起了舞,確實是歡樂過度,沒有節(jié)制,不知道這樣做是不可以的。我幸而還有一些余下的俸祿,正在搞賤買貴賣,賺個十分之一的利錢。這是小商販們干的事,是有辱于身份的活計,可我親自去干了。我身處低下的地位,成了眾人攻擊的對象,感到不寒而栗。即使了解我楊惲的人,也隨風(fēng)倒地來攻擊我,哪里還會有人替我說好話呢? 董仲舒不是說過嗎:‘急迫地追求仁義,常擔(dān)心不能教化百姓的,那是卿大夫的想法; 急迫地追求財利,常擔(dān)心受窮的,那是老百姓的事情。’ 所以,‘走的道路不同的人,不能在一起商量事兒’?,F(xiàn)在您怎么能用卿大夫的標(biāo)準(zhǔn)來要求我呢?
“那西河郡原屬魏地,是魏文侯所設(shè)置的。有賢人段干木、田子方流傳下來的風(fēng)尚,人們高尚而有節(jié)操,懂得取舍的道理。近來,你離開這一塊舊士,去到安定。安定位于山谷之間,是昆戎族的舊地,那里的人性情貪鄙,難道是習(xí)俗改變了人嗎?到了今天才看出您的志向了! 當(dāng)今正值大漢隆盛之時,希望您努力供職,茲不多講!”
【鑒賞】 本文是楊惲寫給他的朋友孫會宗的一封信。楊惲因為好揭人陰私,被誣告而逮捕入獄,并搜出了這封信,于是被定為大逆不道之罪而腰斬于市。同時,他的妻子被流放酒泉(今屬甘肅),同楊惲友好的官吏,包括孫會宗也一律罷官。
這封信以自己近期的生活和作為起筆,引出了孫會宗的諫戒之言,從而也引出了回復(fù)孫會宗之語。因復(fù)孫會宗的話委婉曲折,開首即表達(dá)了自己想表明心跡而又有所顧忌的矛盾心情。但他最終還是一吐為快。
作者首先回顧了自己的家族及自己的過去,以解釋自己現(xiàn)在“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園治產(chǎn)” 的原因,接著講述了自己的所謂“驕奢不悔”的行為,實際上也是對孫會宗勸諫自己的言詞的一種反駁。信的末尾帶有諷喻孫會宗的意思。
作者胸懷不平,將嬉笑怒罵之情發(fā)為文章,自由活潑,有人以為有其外祖父司馬遷《報任安書》 的風(fēng)格。
上一篇:《古文·扁鵲見蔡桓公》鑒賞
下一篇:《古文·指喻》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