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邊樓
薛 濤①
平臨云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
諸將莫貪羌族馬②,最高層處見邊頭。⊙【注釋】
①薛濤(?—832),字洪度。原籍長安(今陜西西安市),幼隨父居成都,八九歲能詩,十六歲入樂籍,脫樂籍后終身未嫁。薛濤正式的集子叫《錦江集》,共五卷,詩五百余首,未流傳下來。后世各家所本的明本《薛濤詩》一卷,是從《萬首唐人絕句》等選本拼湊起來的。《全唐詩》存詩一卷。
②羌族:此指吐蕃。
⊙【詩本事】
籌邊樓,在成都西郊,是文宗大和四年(830)李德裕任劍南西川節度使時所建。李德裕建這樓,不僅供登覽之用,而且與軍事有關。在他的任內,收復過被吐蕃占據的維州城,西川地方一直很安定。大和六年十一月,李德裕調任離蜀,此后邊疆糾紛又起。距杜甫浣花草堂不遠的成都近郊,聳立一座薛濤“吟詩樓”,點綴著錦江玉壘的秀麗風光,那是薛濤晚年棲息吟詠之地。然而,她沒有躲在這清幽的小天地里把自己和現實隔絕開來,這首《籌邊樓》,便是她關懷時事政治心情的真實寫照。這時,薛濤已是步入暮年的老人了。她感慨時事,寫了這首詩。
⊙【賞評】
本詩寫作者對邊地戰爭形勢的憂慮。
前兩句照應題目,寫作者籌邊樓地勢險要,氣魄宏偉。“平臨云鳥”寫其高,“壯壓西川”見其偉。這座樓的險要程度便不言而喻。
后兩句寫作者對邊地將領的告誡,警誡其不要貪婪掠奪以招來與少數民族的戰爭。因為當時的軍事形勢已嚴重惡化了。
全詩立意高遠、語句精練、筆力矯健,不亞須眉,讀來耐人深思。
⊙【詩評選輯】
①明·鐘惺《名媛詩歸》:教誡諸將,何等心眼,洪度豈直女子哉,固一世之雄也!
②清·永瑢《四庫全書總目》:寄托深遠,有“魯嫠不恤緯,漆室女坐嘯”之思,非尋常裙裾所及,宜其名重一時。
上一篇:王昌齡《答武陵田太守》壯志凌云詩賞析
下一篇:李世民《經破薛舉戰地》壯志凌云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