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江秋色在1,詩興與歸心。客路隨楓岸2,人家掃橘林。潮聲當晝起,山翠近南深。幾日華陽洞,寒花引獨尋3。
【校記】
1.過,《全唐詩》一作“渡”;在,《全唐詩》一作“里”。
2.隨,《全唐詩》一作“緣”。
3.引獨,《全唐詩》一作“獨自”。
【箋釋】
[元詵] 不詳,見郎士元《送元詵還丹陽別業》詩。詩題,《全唐詩》一作“送太常元博士歸潤州”。
[詩興] 杜甫《蜀中答裴廸逄早梅見憶》:“東閣觀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揚州。”
[楓岸] 滿楓樹的水岸。王維《送康太守》:“郭門隱楓岸,候吏趨蘆洲。”賈至《初至巴陵與李十二裴九同泛洞庭三首》:“楓岸紛紛落葉多,洞庭秋水晚來波。”
[華陽洞] 傳說中神仙所居的洞府。柳宗元《龍城錄·華陽洞小兒化為龍》:“茅山隱士吳綽,素擅潔譽。神鳳初因采藥于華陽洞口,見一小兒,手把大珠三顆,其色瑩然,戲于松下。綽見之……兒犇忙入洞中,綽恐為虎所害,遂連呼,相從入,欲救之,行不三十步,見兒化作龍形,一手握三珠,填左耳中。綽素剛膽,以藥斧斫之,落左耳,而三珠已失所在,龍亦不見。”《景定建康志》卷一七:“茅山,在句容縣東南四十五里,周回一百五十里,初名句曲山,像其形也。茅君得道,更名曰茅山。三十六洞天之數第八者,曰金壇華陽之天,此山是也。”儲光羲《題茅山華陽洞》:“華陽洞口片云飛,細雨蒙蒙欲濕衣。”
[寒花] 亦作“寒華”。寒冷時節開放的花,多指菊花。張協《雜詩》:“寒花發黃采,秋草含綠滋。”陶潛《九日閑居》:“塵爵恥虛壘,寒華徒自榮。”李頎《送李回》:“千巖曙雪旌門上,十月寒花輦路中。”
上一篇:《酬蕭二十七侍御初秋言懷》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送客游江南》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