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左傳·子產論尹何為邑
子皮欲使尹何為邑①。子產曰②: “少,未知可否。” 子皮曰:“愿③,吾愛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學焉,夫亦愈知治矣。” 子產曰: “不可。人之愛人,求利之也。今吾子愛人則以政,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④,其傷實多。子之愛人,傷之而已,其誰敢求愛于子?子于鄭國,棟也。棟折榱崩,僑將厭焉⑤,敢不盡言。子有美錦,不使人學制焉⑥。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學者制焉。其為美錦,不亦多乎?僑聞學而后入政,未聞以政學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譬如田獵,射御貫⑦,則能獲禽; 若未嘗登車射御,則敗績厭覆是懼⑧,何暇思獲?”子皮曰: “善哉! 虎不敏。吾聞君子務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近者。我,小人也。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我遠而慢之,微子之言⑨,吾不知也。他日我曰: ‘子為鄭國,我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 今而后知不足。自今請,雖吾家,聽子而行。” 子產曰: “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豈敢謂子面如吾面乎?抑心所謂危⑩,亦以告也。”
子皮以為忠,故委政焉(11)。子產是以能為鄭國。
【注釋】 ①子皮: 名罕虎,為鄭上卿,子產的前任執政大臣。尹何: 子皮的小臣。②子產: 即公孫僑。③愿: 謹慎老實。④操刀: 拿刀。⑤榱 (cui): 屋椽。厭: 通 “壓”。⑥制:裁剪縫紉。⑦貫: 通 “慣”,熟習。⑧敗績: 翻車。⑨遠: 疏忽。慢: 輕視。微: 無,沒有。⑩抑: 只不過。(11)委: 托付,交給。
【譯文】 子皮想讓尹何治理封邑。子產說: “年輕,不知道能不能勝任。”子皮說: “尹何謹慎老實,我喜歡他,他不會背叛我的。讓他到那里再學習,他也就更懂得治理政事了。” 子產說: “不行。人們愛一個人,總是希望對他有利。現在您愛一個人卻把政事交給他,如同還不懂得拿刀卻要他去割東西,那樣造成的傷害實在很多。您喜愛一個人,不過是使他受到傷害罷了,那還會有誰敢來求得您的喜愛呢? 您對于鄭國,就如同棟梁。棟梁若是折斷了,屋椽就會坍塌,我也將會被壓在下面,豈敢不把話全部說出來? 您有美麗的錦緞,是不會讓人用來學裁制的。高級官員和重要城邑,是自身的庇護,您卻讓學習政事的人來治理,它們對于美麗的錦緞來說,不是更為重要嗎? 我聽說要先學習然后去辦理政事,沒有聽說拿辦理政事作為學習的。如果這樣做,一定有所危害。比如打獵,射箭駕車都很熟悉,就能夠獲取獵物,如果從來沒有上車射箭駕馭,那么就只會擔心車翻人壓,還有什么工夫用于考慮捕獲獵物?” 子皮說: “說得好啊! 我真是不聰明。我聽說君子致力于懂得大的、深遠的事情,小人致力于懂得小的、近的事情。我,是一個小人啊。衣服穿在我身上,我知道愛惜它;高級官員、重要城邑,是用來庇護自身的,我卻疏遠怠慢它。沒有您這番話,我還不知道啊。從前我說: ‘您治理鄭國,我只治理我的家族來庇護自身,就可以了。’ 現在知道這樣做還不夠。從現在起我請求即使是我家族內的事務,也聽憑您的意見去辦。” 子產說: “每個人的心思不同就如同他的面孔,我怎敢說您的面孔像我的面孔呢? 不過是我心里認為危險的事,也就把它告訴您了。”
子皮認為子產忠實,所以就把政事全部交付給他,子產因此能夠治理鄭國。
【鑒賞】 本篇記述了鄭國的上卿子皮和繼任子產的一段對話: 子皮打算派年輕忠厚的尹何作自己封邑的長官,想讓他從中學到為政之道。子產對此進行勸阻,認為讓毫無政治經驗的尹何擔當此重任,不是愛護他,而是害了他,應該先讓他學好本領方能授予權柄。最后子皮虛心接受了子產的勸告,不但取消了“使尹何為邑” 的打算,而且委子產以重任。文章表現了子產的遠見卓識和知無不言的坦誠態度,而子皮則虛懷若谷、從善如流,二人互相信任、互相理解,堪稱人際關系的楷模。文章圍繞用人問題展開對話,人物形象鮮明突出,語言簡練暢達,敘述線索清晰,善用比喻,層層論證,令人信服。
上一篇:《古文觀止·左傳·子產告范宣子輕幣》鑒賞
下一篇:《古文觀止·左傳·子產論政寬猛》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