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國策》·唐睢說信陵君
信陵君殺晉鄙【2】,救邯鄲,破秦人,存趙國,趙王自郊迎。唐雎謂信陵君曰:“臣聞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毙帕昃唬骸昂沃^也?”對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殺晉鄙,救邯鄲,破秦人,存趙國,此大德也。今趙王自郊迎,卒然見趙王,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無忌謹(jǐn)受教。”
【注釋】
【1】唐雎:亦寫作唐且,魏臣。
【2】晉鄙:魏國大將。
【賞析】
《唐雎說信陵君》選自《戰(zhàn)國策·魏策四》,文章記敘了魏國名士唐雎告誡勸說信陵君的一篇開導(dǎo)之辭。秦國軍隊圍趙國國都邯鄲之后,魏國大將晉鄙率軍救趙,但畏強秦,止于蕩陰,不敢前進。信陵君竊得虎符,至魏軍中,矯殺了將軍晉鄙,奪取了統(tǒng)軍之權(quán),解了邯鄲之圍,救了趙國。之后, 趙王親自郊迎立了大功的信陵君。本文即寫唐雎勸諫信陵君不要居功自傲, 有德于人, 則更須謙虛謹(jǐn)慎。
文章開篇先敘信陵君“殺晉鄙, 救邯鄲, 破秦人, 存趙國”, 表現(xiàn)信陵君有大德于趙國,突出他在解趙國邯鄲之圍立下的大功。而“趙王自郊迎”則表現(xiàn)了趙王對信陵君的殊榮禮遇。因信陵君有功于趙, 趙王對他禮遇優(yōu)渥, 似理當(dāng)如此。但信陵君畢竟只是魏國的公子, 受到趙王親自郊迎的待遇, 無論如何, 也是非同尋常的, 反過來說, 也可看作趙王此舉則是有德于信陵君了。當(dāng)然, 信陵君自可以認(rèn)為這是當(dāng)之無愧的, 但立了大功的信陵君受到趙王如此厚待, 滋長其驕矜之氣是勢在必然的。
唐雎是魏國的名士, 見如此光景, 必然覺察到信陵君的驕矜之色, 因而不失時機地告誡信陵君應(yīng)保持謹(jǐn)慎謙遜的態(tài)度。文章通過唐雎與信陵君之間的對話, 寫唐雎對對方的規(guī)勸。開始唐雎先對信陵君沒頭沒腦提出四個斷語“事有不可知者, 有不可不知者, 有不可忘者, 有不可不忘者”, 四語一出, 立刻引得信陵君疑惑不解, 馬上追問“何謂也”, 可見唐雎說話是很講究方式, 講求抓對方心理的。唐雎就信陵君的疑問, 為他做解釋,“人之憎我也, 不可不知也; 我憎人也, 不可得而知也; 人之有德于我也, 不可忘也; 吾有德于人也, 不可不忘也?!边@段話分兩層, 前二句為上層, 后二句是下層, 上層為賓, 下層為主, 而在下層以前句為賓后句為主, 賓主相襯, 頓挫有致。最后引出唐雎說這番話的主旨, 點明“今君殺晉鄙, 救邯鄲, 破秦人, 存趙國, 此大德也。今趙王自郊迎, 卒然見趙王, 愿君之忘之也”, 勸說信陵君, 雖然自己有大功于趙, 趙王都不得不親去郊迎,但是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 不能有絲毫的居功自傲, 要謙遜識禮, 使自己的事業(yè)名聲永遠不敗, 這才是唐雎說信陵君的要旨所在。就此可見文章的這幾段對話中, 前兩段對話, 皆是虛筆, 最后這段對話才落在實處,前兩段話都是為了引出后面所要表達的正意的鋪墊, 這種虛實結(jié)合, 循序漸近的寫法, 使文章寫來寬緩從容, 文氣飄逸有致。最后信陵君對唐雎的勸諫欣然接受,“無忌謹(jǐn)受教”, 也充分體現(xiàn)了信陵君禮賢下士, 善于采納別人意見的好作風(fēng), 同時也使文章更為完整。
這篇文章篇幅至短, 但文氣寬緩而不懈, 文章先就似不著邊際的問題說起, 有賓有主, 先賓后主, 以賓襯主, 最后點明主旨。
上一篇:《古文觀止·左傳·周鄭交質(zhì)》鑒賞
下一篇:《古文觀止·戰(zhàn)國策·唐雎不辱使命》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