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佩蘭
春風試上粵王臺,錦繡山河四面開;
今古興亡猶在眼,大江潮去復潮來。
這詩是梁佩蘭擬廣東民歌之作,因稱粵曲。粵王臺,在廣州。粵亦作越。越王臺在廣州越秀山上,為漢南越王趙佗所建。首兩句:“春風試上粵王臺,錦繡山河四面開。”清詞麗句,真情實感,顯示作者襟懷開朗,心情舒暢。次兩句:“今古興亡猶在眼,大江潮去復潮來。”潮水來來回回,以喻今古興亡,顯示作者感慨,情調與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相類似。一治一亂,似潮去潮來,總是這樣。詩人在江潮面前,感到奈何不得。壯志難酬,扭轉不了乾坤,只好嘆息。這是詩人的感慨,但詩人性格豪爽,看到“錦繡山河四面開”;在感慨中卻能解脫。
詩人還有一首《粵曲》云:“琵琶洲頭洲水清,琵琶洲尾洲水平。一聲欵乃一聲槳,共唱漁歌對月明。”琵琶洲在廣州城東南30里。說“琵琶洲頭洲水清”,“洲尾洲水平”,這詩也是顯示著詩人的心情平和。三句“一聲欵乃一聲槳”,看來一聲嘆息,一聲槳聲,詩人的感情在動蕩起伏;然而,四句“共唱漁歌對月明”,緊接上句襯托一筆:明明如月之下,留著漁歌。這就說明他的心情還是愉快而抱著希望的,情調并不低沉。詩人雖有感慨,對待問題,卻能看得開,情緒是積極而穩定的。詩人在《閣夜》詩中吟著:“群生靜息鴻蒙里,秋氣森歸耳目中。不是夜深能獨醒,海門誰見日初紅?”群生靜息,秋氣蕭森,詩人深夜端坐,直至晨光熹微;他在思念著什么呢?是否愴然淚下?不是,他在希望海門升起紅日啊!獨醒之時,誰能見呢?他卻在晨曦中望見了。詩人的心情是樂觀的。在嗟老嘆貧的舊社會中,詩窮而后工,我們卻能誦到這樣的詩是令人興奮的。
上一篇:龐鳴《吳宮詞》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陳恭尹《村居即事(其一)》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