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三立
十一月十四日夜發南昌月江舟行
露氣如微蟲,波勢如臥牛。
明月如繭素,裹我江上舟。
作者簡介 陳三立(1852—1937年),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修水)人。光緒十五年(1889年)進士,官吏部主事。早年曾協助其父湖南巡撫陳寶箴舉辦新政,支持戊戌變法。政變后父子均被革職。辛亥革命后以遺老自居,所作詩多憂傷國事,為“同光體”主要作家。著有《散原精舍詩》《續集》《別集》及《散原精舍文集》。
題解 1901年清政府與列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當年十一月十四日夜,詩人乘舟從南昌起航去九江。夜發南昌時寫下此詩。
簡析 此詩在寫景中蘊含著抒懷。前三句連用了三個新奇的比喻,描寫長江月夜景色,意境清新空靈。一連串比喻則編織成了一串閃光的珍珠項鏈,使江面的露氣、波浪、月光交織成了一幅幽冷的畫面。詩中明寫月夜江行景色及其感覺,暗則抒發自己被沉重壓抑的憂國憂民之情。
上一篇:《釵頭鳳·紅酥手》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陳與義《登岳陽樓》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