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周必大2
(紹興三十一年十一月)庚辰。采石捷書聞3。初,虜兵雖勝,視瓜州江闊難渡4,而采石淺狹,且朝廷方以李顯忠代王權5,統金陵之師6。亮意其號令未定也7,以此月八日九日,親執旗鼓,督細軍臨江8,而聚所掠之舟,密載甲士南渡。會漁人諜知其期9,走白顯忠及虞允文10,亟命舟師逆之11,虜舟雜以木筏,又其人不習水,我以戰艦乘風沖擊,賊兵皆溺死。亦有數百人已登南岸者,允文激勵士卒殊死斗,盡數殺之,不然幾殆12。
1《辛巳親征錄》:記載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金兵南侵時,高宗親自出征的史官日記。2周必大(1125-1204):字子允,曾官右丞相。3采石:鎮名,在安徽省當涂縣西二十里。4瓜州:在揚州市南四十里。5李顯忠:南宋紹興年間名將。6金陵:今南京市。7亮:完顏亮,金國皇帝。8細軍:偵察部隊。9會:恰逢。諜:探聞。10走白:急往報告。虞允文:南宋抗金名將,當時任中書舍人。11亟:急。逆:迎戰。12幾殆:幾近危急。
【析點】 采石之戰是南宋抗金戰役之一,更是南宋抗金少有的一次獲勝的戰役。正因為如此,這則日記開篇就是“采石捷書聞”一句,五個字,擲地有聲。有此“捷書”再以“初”字引出對戰役的回述。雖是日記體,筆法也相當講究。
金兵原是乘勝南攻。金國國主完顏亮親自上陣,他“親執旗鼓”,“督細軍”,“密載甲士南渡”,氣焰可謂囂張,志在必勝。但他錯誤地估計了敵我雙方的形勢,看不到己方的弱勢在于“不習水”,又誤認對方“號令未定”,這就埋下了失敗的種子。而南宋一方將帥軍民同仇敵愾,先有漁民偵得敵情,后有水師急速迎戰,更有主將虞公“激勵士卒殊死斗”,終于“盡數”殺敵,大獲全勝。
作者贊頒了漁民自發提供緊急情報的愛國行動,也記述了南宋將士奮勇殺敵的無畏精神。
周必大這一則意賅言簡又不乏生動的史官日記,記錄了南宋的一次勝戰,讀之令人精神一振。這是寶貴的歷史資料,又是一篇耐讀的短文。不過,讀完之后,掩卷思之,既為“親征錄”,卻何以未見一字提及宋高宗的一言一行? 周必大以史官“實錄”的精神,于無意識之中泄露了一點皇帝“親征”的“天機’! (本書“序·跋·題”部份有《跋虞忠肅公手帖》一文,可參讀。)
上一篇:《蹇材望》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辨害》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