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吳寬2
虞忠肅公采石之戰3,日星晦蒙,江水震蕩,功烈赫然于時,足以詟服強虜4,愧死名將。疑其平日為人,有“暗噁叱咤千人皆廢”之狀5。及觀其手帖,詞語詳雅,氣象雍容,乃真一書生耳。公之子孫居吳中者6,世藏此帖,今為葑門吳性甫得之7。夫性甫雖好文事,藏此,吾固知其意不在筆墨間也。
1虞忠肅公:南宋抗金名將虞允文,謚忠肅。2吳寬(1435-1504):明代文學家,號匏庵,長詩文,工書法,有《匏庵家藏稿》。3采石之戰:南宋紹興三十一年,金攻宋,虞允文率軍與金兵大戰于采石(今安徽當涂)而獲勝。4詟(zhe)服:懾服。5暗噁(yin wu)叱咤:發怒呼叫之聲。廢:跌倒。《史記·淮陰侯列傳》描寫項羽在戰場上的雄姿威勢為:“暗噁叱咤,千人皆廢”。6吳中:今蘇州市。7葑(feng)門:江蘇省吳縣東城門。
【析點】 人們每每把威風凜凜、叱咤風云與戰功赫赫的名將聯系在一起,作者懸揣虞忠肅公平時為人即受此思維定式的影響,因而直用《史記》繪項羽之句。其實,真正的將帥往往是不怒而威、不令而行的,虞忠肅公就具有這種風范,觀其手帖而得到證明。
一紙手帖看似很小,卻可以折射出一個人的性格、修養等等,此所謂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也。觀虞公手帖,人們可以想見其寬厚隨和、氣度雍容的為人,并進而聯想到他統率三軍大破金兵時的從容不迫、鎮定自如,這正是一代名將的迷人風采所在。作者深知,吳性甫收藏此帖,主要的不是出于對其文詞本身的喜好,而是對虞公人格功業的仰慕,即所謂“其意不在筆墨間也”(本書“日記”部分有《辛已親征錄》一則,可參讀)。
文末對吳性甫收藏手帖之意雖略加提點但并不明言,給讀者留下了想像的審美空間,從而使本文顯得含蓄委婉,余味無窮
上一篇:《跋傅給事貼》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跋李莊簡公家書》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