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傅山2
老人家甚是不待動3,書兩三行,眵如膠矣4。倒是那里有唱“三倒腔”的5,和村老漢都坐在板凳上,聽什么“飛龍鬧
勾欄”消遣時光6,倒還使得。姚大哥說,十九日請看唱,割肉二斤,燒餅煮茄,盡足受用。不知真個請不請?若到眼前無動靜,便過紅土溝,吃碗大碗粥也好。
1這是作者晚年退隱山西太原松莊村時寫的一篇短文,原題已失,今題為后人所加。2傅山(1607-1684):字青主,明亡后出家隱居,著述頗多,有《霜紅龕文集》、《傅青主女科》。3老人家;作者自稱。4眵(chi):眼屎。5三倒腔:一種民間戲曲。6飛龍鬧勾欄:民間戲曲曲目。勾欄:妓院。
【析點】 傅山是明朝遺民,明亡之后他隱居山村,拒不與清人合作,本文就是其山居生活瑣事的自述。文中所反映的山村情趣令人耳目一新,悠然神往。那種聽人彈唱時的怡然自得和不吃肉燒餅喝大碗粥也好的知足常樂,流露出他對自由寧靜安定生活的留戀,同時也是他對明末清初社會動蕩的不滿情緒的間接反映。
以俚語入文、明白如話和語言的個性化是本文語言的兩個特點。全文雖短,但一個自得其樂的山村老頭兒形象卻躍然紙上,神情畢見。本文意境平淡而深遠,值得讀者反復玩味
上一篇:《墨》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大鼠》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