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齊·劉潛2
麗兼桃象3,周洽昏明4。便覺夏室已寒,冬裘可襲5。雖九日煎沙6,香粉猶棄;三旬沸海7,團扇可捐8。
1這是一封答謝信。始興王:即蕭憺。梁武帝第十一子。花紈簟(dian):一種特制的涼席。啟:古時書信的一種。2劉潛(484-550):字孝儀。明人輯有《劉豫章集》。3“麗兼”句:意為席子的華麗兼有桃枝席和象牙席的特點。4“周洽”句:意為席子在白天夜晚都和諧美觀。周:調(diào)和。洽:協(xié)和。5裘:皮衣。襲:衣上加衣。6日:太陽。煎:烘烤。7三旬:指三伏。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沸:沸騰。8捐:舍棄。
【析點】 這封答謝信里沒有出現(xiàn)一個“謝”字,但字里行間由衷感激之情卻無處不在。把深深的謝意涵容在對花紈蕈的贊嘆之中,這是作者構(gòu)思的精妙處。
對花紈蕈的贊嘆,作者采用了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實寫席子外觀之華麗——“麗兼桃象,周洽昏明”;虛寫席子功用之神奇——夏日室寒,似乎需穿皮衣;即使天懸九日,也無需香粉這清涼劑;三伏天也可拋棄團扇。通過對自己主觀感受極度夸張的描述,去啟發(fā)讀者的神思奇想,這種避實就虛、虛中求實的寫法和短信高妙的構(gòu)思一樣,不落俗套,令人耳目為之一新,收到了實寫所不能及的藝術(shù)效果
上一篇:《諫院題名記》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賞心樂事二則》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