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王墓①
大樹無枝向北風②,千年遺恨泣英雄③。班師詔已來三殿④,射虜書猶說兩宮⑤。每憶上方誰請劍⑥?空嗟高廟自藏弓⑦。棲霞嶺上今回首⑧,不見諸陵白露中⑨。
①岳王墓,岳飛于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1年1月7日)以莫須有罪名被賜死,年三十九,其子岳云及部將張憲皆被殺。田汝成《西湖游覽志》卷九:“獄卒隗順,負飛尸逾城,至九曲叢祠,潛瘞之,以玉環殉,樹雙橘識焉。”孝宗時,詔復飛官,謚武穆,改葬棲霞嶺,岳云祔其旁。寧宗時,封鄂王,廢智果院為祠。“墓上之木皆南向,蓋英靈之感也”。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乙集卷十一,載此獄經過甚為詳細。②“大樹”句,參見上注,亦含始終不與北方的敵人妥協之意。 ③“千年”句,沈德潛《明詩別裁集》注云:“諸本作‘千年遺恨’,應以‘十年’為典。”因而竟于正文中改寫“十年”,改得令人吃驚。沈氏又將賀知章《回鄉偶書》的“鄉音無改鬢毛衰”之“衰”改為“摧”,同樣是多事。其實只要指出“衰”字是出韻就夠了。 ④“班師”句,秦檜欲將淮水以北棄與金人,因而令岳飛班師,一日間連頒十二金字牌。飛憤惋泣下,東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廢于一旦。”三殿,唐麟德殿一殿而有三面,故稱。杜甫《送翰林張司馬南海勒碑》:“詔從三殿去。”這里指宋之朝廷。 ⑤射虜書,古代兩國交戰時,有所傳達,每將文書系于箭上射向對方。這里借喻對敵方的交涉。兩宮,指被虜北去的徽、欽二帝。當時力主抗金的大臣,都堅持要金人歸還兩宮。《宋史?韓世忠傳》:金帥兀朮窮蹙,求會語,祈請甚哀。世忠曰:“還我兩宮,復我疆土,則可以相全。” ⑥上方劍,即尚方劍。見《張中丞廟》。 ⑦高廟,指高宗。高宗就是廟號。藏弓,用“飛鳥盡,良弓藏”的典故。 ⑧棲霞嶺,在今浙江杭州市區內。⑨諸陵,指南宋諸帝的陵墓,大多在杭州郊外,元初曾被西僧楊璉真伽盜掘。
【說明】 郎瑛《七修類稿》卷三十六:“宋岳武穆王祠,天下有五。在鄂者乃王開國之地,在杭者王墓之地,在湯陰者父母之鄉,贛者立功之地,而朱仙鎮者功之極而憤所不能忘。皆著祀典,報王亦宜。”
此詩全首悲壯蒼涼,對仗極為工整,音節亦頗瀏亮,在吊岳王詩中不失為白眉之作。沈德潛云:“通體責備高宗,居然史筆。”固是,但前人詠岳飛而譴諷高宗者亦頗不少,如《西湖游覽志》載陶九成(宗儀)的“逆檜陰圖傾大業,昭陵無意問神州。偷安甫遂邦家志,飲痛甘忘父母仇”,即其一例。最顯著的,則推文徵明《滿江紅》詞,如下闋云:“豈不念,疆圻蹙,豈不念,徽欽辱。念徽欽既返,此身何屬?千載休談南渡錯,當時自怕中原復。笑區區一檜亦何能,逢其欲。”對高宗直是誅心之論。
上一篇:《寄內婉素》明代詩賞析
下一篇:《王世貞》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