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劉錫鴻2
三則·之一(光緒三年正月)3十八日。再往柏金哈木宮見其國主4。各國使并其夫人咸集5,皆一鞠躬而退。本土官紳之妻,相繼見。侍其國主之側(cè)者,為威兒士之妻6,為大公主綠衣姒7。凡婦女皆肉袒8,不以男子擁擠為嫌。手捧花冠,裙彩不一色。其后摺疊數(shù)層,或蜂窩形,曳地五六尺9。無男女但識面10,皆與握手。進見者至國主前,侍臣掬取其裙11,彼此相傳牽執(zhí)以過,防其躡之而傾蹶失容也12。
1《英軺日記》是作者作為副使出使英國的日記。英軺(yáo ):意為出使英國。“軺”,古代使者所乘的車。2 劉錫鴻(生卒年不詳):清同治、光緒年間人。出使英國,著《英軺日記》。3 光緒三年:即1877年。光緒:清德宗年號。4 柏金哈本宮:今譯白金漢宮。5 咸:都。6 威兒士:英王長子,今譯威爾士。7 綠衣姒(sì):今譯路易絲。8 肉袒(tǎn):指英國婦女穿著袒胸露臂的禮服。袒:裸露。9 曳(yè)地:拖地。10 無:不論。但:只要。11 掬(jū)?。弘p手捧起。12 躡(niè):踩。傾蹶(jué):跌倒。容:儀容、儀態(tài)。
三則·之二
甘三日。夜戌正1,德爾秘宴中國使者于外部署2。亥正3,其婦復(fù)以茶會請。英俗凡宴客,必夫婦親之4,赴宴者亦夫婦偕至。賓主坐次皆先定而標識之,無遜讓禮。婦坐不與夫偕,男賓之貴者扶挾主婦就席并坐,余皆以次挾客婦坐。主人分尊5,則婦皆肉袒6。宴將畢,婦人先起,男賓復(fù)酌,少頃乃散。所謂茶會者,煮加非及茗7,劑以白糖牛酪8,佐以餅餌,布席堂側(cè),以俟客至而飲之9??投?,則皆立談。是夜德爾秘之婦所請客凡二百余人,婦女盛飾,袒露胸背之半,摩肩躡踵于堂10,與男子見,輒握手11。
1戌正:晚八時。2德爾秘:英外交大臣。外部署:外交部官署。3亥正:晚十時。4之:前往。5分尊:身份尊貴。6肉袒:指穿袒胸露臂的禮服。7加非:咖啡,舊譯加非。茗:茶,此指紅茶。8劑:意為沖調(diào)。9俟(si):等。10摩肩躡踵:極言人之多,肩碰肩、腳碰腳。11輒(zhe):就。
三則 ·之三
(五月)十二日。跳舞會者,男與女面相向,互為攜持,男以一手摟女腰,女以一手握男膊1,旋舞于中庭。每四五偶并舞2,皆繞庭數(shù)匝而后止3。女子袒露,男則衣襟整齊。然彼國男子禮服,下裈染成肉色4,貼腿足,遠視之,若裸其下體者,殊不雅觀也。云此俗由來已古,西洋類皆為之。國內(nèi)大小衙門,莫不有跳舞庭5,以備盛會,若以為公事之要者6。四月以來,英人延請赴觀者,不下十余家,余以病皆未往。五月十二日晚,國主請茶會7,乃一睹之于柏金哈木宮。
1膊(bo):手臂。2四五偶:四五對舞伴。3匝(za):周。4裈(kun)褲子。5庭:廳。6“若”句:如同重要公事。7國主:國王。
【析點】 這是三則富有知識性與趣味性的日記。作者觀察精細,文筆生動、形象,妙趣橫生,尤其現(xiàn)今讀者品來,更覺趣味濃致。這趣味來自空間與時間的距離,也來自作者的特有心態(tài)。
日記所記自是值得記的事情。這三則日記,對于英國資產(chǎn)階級上流社會的禮儀、裝束、聚會、飲宴等異域風(fēng)情所記頗詳,可見這些異國風(fēng)情,恰是作者感到新鮮甚至新奇的事物。中國讀者讀中國人眼中的異域風(fēng)情,自然會產(chǎn)生如同作者一樣的興味。這可以說是空間距離的藝術(shù)效果。日記所記,是1877年英國上流社會的風(fēng)情,時至今日已逾百年余,有些似已不再保留,如英國政府現(xiàn)今首腦聚會時,與會的婦女不一定都還著“其后折疊數(shù)層,或蜂窩形,曳地五六尺”的裙子,自然也就難得見到這些婦女覲見國主時“侍臣掬取其裙”,“防其躡之而傾蹶”的情景。這又是時間的距離給予讀者的更為新奇的藝術(shù)感受。
作者是中國人且是清王朝使臣,他感到“異”的正是在清朝宮廷所未見未聞的。我們從作者細膩的筆觸中,可以聯(lián)想與感受到作者關(guān)注的目光和心態(tài)——是由相異的大文化而滋生,讀后思之別有情味
上一篇:《蘇州堤》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荊巫》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