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肇
李牟秋夜吹笛于瓜洲2,舟揖甚隘3。初發調,群動皆息。及數奏,微風颯然而至4。又俄頃5,舟人賈客皆怨嘆悲泣之聲6。
1 本文是《國史補》卷下中的一則。2 瓜洲:鎮名,位于江蘇省長江北岸,運河之口。3 舟揖(ji):指船。揖:船槳。隘:狹窄。4 颯(sa)然:風聲。5 俄頃:片刻。6 舟人:船工,駕船的人。賈(gu)客:商人。
【析點】 本篇與前篇同一作者又同是寫笛聲,但卻各臻其妙。與前篇的直面繪聲不同,本文對笛聲在直接描繪上不著一字,全從聽者反響及氛圍烘托上進行間接描寫,卻收到了直接寫聲難以收到的藝術效果,使人想象到李牟的笛聲是怎樣地吸引與震動了每個聽者的心?!拔L颯然而至”更是神來之筆:乘客從騷動轉為全神貫注斂息靜賞,才可能聽到颯颯風聲隨樂聲而起,這是實寫;微風似有感于笛聲的召喚,應運而生,這又是虛寫;虛實結合烘托出笛聲的絕妙。
本文敘事的簡潔也極可取。舟中游客甚多,身份各異,其擁擠騷亂,可想而知,這些都略去不寫,卻在聽笛的反響中使讀者領略到了;眾多游客聽笛后的情感變化也略去不寫,專寫舟人及賈客,船工此行不為游,賈客是歷來認為與藝術無緣的,他們都發出“怨嘆悲泣之聲”,其他游客的感受與反應不寫 自明。這也是一種節省筆墨的手法。
本文四十三字,屬于短文中的更短者,但江上那悠揚凄婉的笛聲和濃郁的抒情氣氛并不因文字的簡短而減弱。
上一篇:《李允則守雄州》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束氏貍狌》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