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張京元·斷橋》鑒賞
西湖之勝在近,湖之易窮亦在近。朝車暮舫,徒行緩步,人人可游,時時可游,而酒多于水,肉高于山。春時,肩摩趾錯,男女雜沓,以挨簇為樂。無論意不在山水,即桃容柳眼,自與東風相依,游者何曾一著眸子也。
(《西湖夢尋》)
人人都道西湖好,人人都寫西湖美。張京元卻指出西湖的美中不足之處,寫出西湖擁擠雜亂的情形。在他看來,西湖離城太近,這是它的優點,也是它的缺點。近則“易窮”,成千上萬的人來此游玩,“肩摩趾錯”,沒有回旋的余地。加之眾多的游客在此大嚼大飲,致使 “酒多于水,肉高于山”,真是大煞風景。這種情況當春和景明之時尤甚。但是,游者的興致極高,如醉如狂,唯“以挨簇為樂”,卻無心留連山水——在那種亂轟轟的情況下,人們也無法靜觀細味山水之美。作者的批評對于眾多的游客不啻是一帖清涼散,提醒他們: 別趕熱鬧,要把興趣集中在山水上面。作者這樣寫,也可說是別出手眼,對游人多少有些啟發
此篇總共80字,而語多排偶,能暢所欲言,文字洗煉而無局促之態,又顯暢而無艱澀之病。而比擬新巧,且含揶揄之意。桃花初綻,紅艷可愛,以比美人之容; 柳葉始生,細長嫩綠,而擬美人之眼。但桃李如此妍媚,游人卻不著一眼,只好“與東風相依”,太寂寞了。花葉有情,而游者無意,諷刺寓焉。
上一篇:《明·袁宏道·斗蛛》鑒賞
下一篇:《魏晉南北朝·劉義慶·新亭對泣》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