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椷1
秀水朱某與某道士善2,觀中有枇杷二株3,熟時,每餉朱4。俱無核,朱詰其故,道士以“仙種”對,朱終不信。
道士素善啖5,尤嗜蒸豚6。一日,朱邀之,命仆市一豚肩而歸7,故令道士見。不逾晷8,即出以佐餐,融熟甘美。飽啖而罷,因問朱以速化之法。朱曰:“果有小術,欲以易枇杷種耳9。”道士曰:“此無他,于始花時,鑷去其中心一須耳?!敝煸唬骸叭晃嶂?sup>10,乃昨所烹者也?!备鲹嵴?sup>11而笑。
1王椷(jian):生卒年不詳,清代文人,有《秋燈叢話》。2秀水:今浙江嘉興。3觀(guan):道教廟宇。4每:每每,時常。餉(xiang):通“饗”,以食品待人。5啖:(dan)吃。6豚(tun):小豬,此處指豚肩,即豬肘。7市:買。8逾晷(gui):片刻。逾,超過。晷,日影。9易:交換。10饌(zhuan ):食品。11撫掌:拍手。
【析點】 這則趣聞表現的是朋友間的友誼,機智狡黠而又詼諧。
某道士常用觀中枇杷樹結的無核枇杷招待朱某。朱某問道士枇杷無核的原因,道士故意賣關子,說是“仙種”。這里表現道士的狡黠。但 “朱終不信”。這是故事發展的關鍵。
朱某抓住道士“善啖,尤嗜蒸豚”的嗜好,采取措施,一定要得到枇杷無核的秘密。一天,朱某請道士吃飯,讓仆人去買一個豬肘,回來故意讓道士看見。沒過片刻就把豬肘端來“佐餐”,豬肘“融熟甘美”。嗜蒸豚的道士急切地問迅速做熟的方法,朱某說:“果有小術,欲以易枇杷種耳?!钡朗繛榈玫脚腼冐i肘的方法,只好把枇杷無核的秘密說出來,“此無他,于始花時,鑷去其中心一須耳?!敝炷骋舱f了“然吾之饌,乃昨所烹者也?!边@里表現了朱某的機智與狡黠。兩人都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但道士所獻是“秘方”,朱某呢,不過是和道士開了個玩笑。
道士雖狡黠,但朱某的機智卻高他一籌。機智也好,狡黠也好,都是以友情為基礎的,所以最后二人才能以撫掌大笑作為結束。這則短文,抓住關鍵,敘事簡凈,生動活潑,詼諧幽默自在其中
上一篇:《無官御史》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日月之形》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