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旭
砍頭便砍頭,男兒保國休。
無魂人盡死,有血須我流。
譚嗣同,號壯飛,湖南瀏陽人,戊戌死難六君子之一,死后,梁啟超撰《譚嗣同傳》。本詩為高旭讀此傳后所作。
譚嗣同在變法失敗后,康有為、梁啟超均出走國外避禍,有人勸譚也逃亡海外,譚拒不采納,他說:“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表現了一個激進的革命民主主義者誓以熱血喚醒民眾的壯烈情懷。不久,被捕死難。
詩用死者的口吻,文字顯淺,而語氣果決,鏗鏘明快,充分表現了烈士為國獻身,向死從容的豪情壯志,也充滿了詩人對烈士的崇仰敬佩之情。
“無魂”句,強調了做人應當有靈魂,有信仰。人而無魂,便同行尸,雖生猶死。
高旭的詩,不少是大呼高叫,跳踉恣肆之作,表現了革命者的斗爭精神和獻身熱忱。他也是維新派詩界革命的參加者,寫過許多與口語相近,不受格律束縛的詩作。這首詩也反映了他的詩歌創作的一種特色。
上一篇:李白《陌上贈美人》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高旭《黃海舟中作》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