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沉醉東風 失題五首(選四)·其二
憂則憂鸞孤鳳單,愁則愁月缺花殘。為則為俏冤家,害則害誰曾慣?瘦則瘦不似今番,恨則恨孤幃繡衾寒,怕則怕黃昏到晚。
這首小令描寫一位女子在送別情人之后,思念情人的凄涼孤寂的心境。是關漢卿描寫愛情的一首名曲。
這首別情脈脈的相思之作,一句深入一層,層層遞進,模擬閨中女子的心情和口吻,將思情離恨抒寫得淋漓盡致。開頭兩句: “憂則憂鸞孤鳳單,愁則愁月缺花殘。”用自然景物比喻自己的處境,襯托自己的感情。
三四兩句: “為則為俏冤家,害則害誰曾慣?”將女子的感情引深了一步,這已經不是一般的憂愁,而是由憂愁產生了埋怨。
第五句: “瘦則瘦不似今番”。一個“瘦”字,蘊含著多少深沉的內容。可以想見,傷離痛別,在苦苦地折磨著這閨中女子,她日不得安,夜不能眠,食不甘味,苦不堪言,終于消“瘦”了。這是憂、愁、怨的感情折磨的結果;“不似今番”,是從來不曾有過的,從而,顯示了女子的痛苦之深。
“恨則恨孤幃繡衾寒,怕則怕黃昏到晚。”“孤幃繡衾寒”,是開頭一句“鸞孤鳳單”意思的重復,而在感情上又深化了一步,閨閣女子的感情,在經過憂、愁、怨之后又演進為“恨”了。恨什么呢?恨“孤幃繡衾寒”,而這卻是由于“俏冤家”的離去造成的,所以恨的是“俏冤家”。這恨,也是由愛、由深深的愛引發的,由于愛得太深,才產生了恨。可是,恨卻是愛的又一表現形式。
最后一句,曲家選擇了黃昏這個特定的時間來集中刻畫人物的感情世界。黃昏是思念情人最切的時分。為什么黃昏容易引起人們思念家人的愁情呢?因為黃昏時分,牛羊入圈,百鳥歸巢,家人團聚,而女子孤單一人,到黃昏時,自然倍思親人。思念、孤獨、傷懷等感情,比別的時候更為強烈地集中地向她襲來。因此,女子在憂、愁、怨、恨之后,產生了“怕”。怕形只影單,怕孤寂凄涼,怕陰冷的黃昏過后是漫漫難捱的長夜。因而,“怕則怕”三個字,將先前的憂、愁、怨、恨,收束在一起,把女子感情的波濤一下子推向高峰,從而有力地結束了全曲。
上一篇:南呂·四塊玉閑適四首·其二|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中呂·朝天子同文子方、鄧永年泛洞庭湖宿鳳凰臺下(十首選二)·其二·|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