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商山富水驛》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杜牧
益戇猶來未覺賢,終須南去吊湘川。
當時物議朱云小,后代聲華白日懸。
邪佞每思當面唾,清貧長欠一杯錢。
驛名不合徑移改,留警朝天者惕然。
商山,在今陜西省商縣東。富水驛,唐驛站名,原名陽城驛。故址在今商縣東南。原注說: “驛本名與陽諫議大夫同姓名,因此改為富水驛。”杜牧于文宗開成四年(839)由宣州赴長安任右補闕過商山路經這個驛站,寫下了這首七律。陽城,德宗時人,原隱居中條山,召拜諫議大夫,敢于犯顏直諫,后被裴延齡所讒,被貶為道州(在今湖南省)刺史。詩借對更改驛名大發議論,贊頌了諫議大夫陽城清廉正直,敢于痛斥權奸、指責皇帝的剛正不阿的精神。
詩的首聯運用漢代汲黯、賈誼兩人的典故,贊頌了陽城剛直(“益戇”)的事跡。據《漢書·汲黯傳》載,汲黯好直諫,常當面指責漢武帝,武帝很是惱怒,說: “甚矣,汲黯之戇也。”賈誼在漢文帝時貶為長沙王太傅,途經汨羅江時作《吊屈原賦》。作者用這兩個典故說明陽城由于好直諫,終被貶作道州刺史。頷聯用漢朱云的典故,進一步贊頌陽城。朱云,漢武帝時人,任槐里令,大臣張禹以奸佞得寵,朱云對漢武帝說,愿請上方斬馬劍斬佞臣張禹頭。陽城如同朱云雖官微職小,但最終他們的聲望卻如白日懸天。頸聯具體寫陽城向皇帝直諫反對裴延齡任宰相的事,前句說邪佞即巧言諂媚、極不正派的裴氏應當想到人們當面對自己的痛斥,即使對方是貧寒得連一杯酒錢也沒有的人。末聯就更改驛名之事發議論,說不該因陽城而更名,倒不如留下來讓朝見皇帝的人引起驚覺。
全詩立意高尚,語言樸實,用典自然,充分表現了詩人對那些忠貞之士的景仰之情。杜牧主張: “凡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之兵衛。……意全勝者,辭愈樸而文愈高;意不勝者,辭愈華而文愈鄙。” (《答莊充書》)這首七律正是一首意高而辭樸的好詩。
上一篇:韋莊《臺城》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溫庭筠《商山早行》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