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周密
平江趙升卿之侄總管號中山者云2:
近有親朋過河間府3,因憩道旁4,燒餅主人延入其家5。內有小低閣,壁帖四詩,乃文宋瑞筆也6。漫云:“此字寫得也好,以兩貫鈔換兩幅與我7,如何?”主人笑曰:“此吾傳家寶也。雖一錠鈔一幅亦不可博8,咱們祖上亦是宋民,流落在此。趙家三百年天下9,只有這一個官人,豈可輕易把與人邪?文丞相前年過此與我寫的,真是寶物也。”
斯人樸直可敬如此。所謂“公論在野人”也10。
1本文是《癸辛雜識》中的一則,標題為后人所加。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宋末抗元名將,兵敗被執,慷慨就義。2平江:今江蘇吳縣。總管:州府的兵馬總管。3河間府:今河北省河間縣。4憩(qi):休息。5延:請、引。6筆:手筆,親手所寫。7兩貫鈔:兩千錢,元初一千錢為一貫鈔。8一錠鈔:五十貫為一錠鈔。博:交換。9“趙家”句:指宋朝三百年。宋皇室趙姓,宋自開國至滅亡共三一九年。10野人:平民百姓。
【析點】 本篇所記非作者親見然細讀來,宛如一出短劇演出于我們面前。故事發生在宋朝滅亡之后不久,地點是河間府,人物只有過客與“燒餅主人”。幕啟時場景為大道,疲憊的過客正憩于道旁,熱情的燒餅店主人邀過客進入店中,場景轉換為主人家小低閣,布景只有墻壁上的四幅文天祥親筆詩。四幅字引出客與主的一番對話。客故意裝作不知文天祥為何人,更不識其真跡的樣子,漫不經心地說出兩句漫不經心的話:字寫得好,花點錢買兩幅。正是這故作的漫不經心,才引出燒餅主人一番堂堂正正的話,也正因這故作的漫不經心,主人的話才更見其情感真實,發自肺腑更感人肺腑。他是針對客的“不識貨”才宣布墨跡是“傳家寶”,是無價寶,顯示出他強烈的民族自尊和親得英雄遺墨的自豪。他那“笑”包含了對對方不識珍品的遺憾以及善意的輕微的嘲諷。幕落了,作為南宋遺民的周密,把他自己對故國的眷念、對民族英雄的景仰留在了這看似平淡的短劇中。
全文記事極簡凈,一“漫”一“笑”的表情描寫,心理內蘊相當豐富;對話全是當時口語,脫盡文人筆意,真實、質樸而親切;以議論作結,重過千鈞,不僅升華了全文的主題思想,且以“如椽”的史筆,寫出了千古不移的至論。
上一篇:《敵戒》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文說》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