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籍詩《秋思》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這是一首七絕,跟岑參的《逢入京使》頗有相似之處,寫的都是抒情的主人公遠離家鄉的離情別緒和對家人的懷念。各有特色,都成絕唱。
本詩首聯描繪了觸發思家勾起情緒想寫家書的特定環境。“洛陽”是游子客居之地。“秋風”系用晉張翰因秋風起,想念家鄉吳中菰菜、莼羹、鱸魚味美,便回到吳中的典故,表達自己思鄉之心,因為作者也是吳郡人,而且也姓張。“意萬重”三字用來表達思緒紛繁而沉重,一時竟不知在信中從何說起的惶惑感。作者以“秋風”作為情緒的觸發點,十分精當。蕭颯景象,易于引起游子的鄉愁別緒,且其情調色彩與之極為相似,兩者交互作用,情緒倍增。
第三聯刻畫了一個細節: 由于作書時有“匆匆”之感,所以“復恐”“說不盡”,可見要說的話之多,之亂,照應了上句的“意萬重”,詩人當時想把一切都告訴家人的似癡若醉的心態躍然紙上。因此,當帶信的人快要走的時候,又開封檢查一遍,唯恐沒有說全說透。這個細節,十分生動地表達了詩人思念親人的感情之真切、深厚,神態畢現。這細節所寫的情態,與岑參詩中的怨恨“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很相似,都是寫情的神來之筆。
詩善于捕捉典型細節,以之表現了特定的心態和對家人的執著的感情,從思鄉的角度塑造了一個形神兼備的游子的形象,讀來耐人尋味。又由于這個細節是許多人都可能經歷過的,所以最能引起人們的共鳴。用的是本色語,又較洗煉,所以跟岑參詩一樣,也成絕唱。
上一篇:孟郊詩《秋懷》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下一篇:孫綽詩《秋日》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