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岳·悼亡詩三首·悼亡詩三首(其一)》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
私懷誰克從,淹留亦何益? 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幃屏無仿佛,翰墨有余跡。
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悵怳如或存,回惶忡驚惕。
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 如彼游川魚,比目中路析。
春風緣隙來,晨霤承檐滴。寢息何時忘,沈憂日盈積。
庶幾有時衰,莊缶猶可擊。
潘岳 《悼亡詩》共三首,都是為悼念亡妻而作的,這里選的是第一首。據何焯《義門讀書記》說:“安仁《悼亡》,蓋在終制之后,荏苒冬春,寒暑忽易,是一期已周也。古人未有喪而賦詩者”。可見這首詩寫的是服喪期滿,自己準備赴任時的感情波瀾。
開頭八句可看作第一段。意思說,冬去春來,星移斗換,忽忽間一年過去了(古代禮制,妻死,丈夫必服喪一年)。妻子亡歸地下,從此陰陽暌隔,永無見日。我的哀傷之情難以抑制,但滯留于家,也無益處,還是努力聽從朝命,轉變心情回原任所。這一段是對全詩的總交待,也為下面的抒情作了鋪墊。它表面上寫得從容不迫,然而字里行間的悲傷之意,卻在在可見。
“望廬思其人”以下八句為第二段。詩人先從他和亡妻共同生活過的居室落筆,抒寫睹物傷懷之情。他說看見住宅就想起亡妻,走進內室又憶起她的過去。幃帳屏風一如當日,墻上字畫墨香猶存,然而伊人倩影(仿佛,相似之形影)卻無處可尋。這種種物是人非的景況,今昔死生的猝然變化,竟使作者產生了迷離惝怳、惶惑不安的心理狀態:愛妻生耶死耶? 所歷真耶夢耶? 若是真是死,何以這屋里不改故常?若是夢是生,何以又不見她的面容?若是生是夢,我何必舍她而去?若是死是真,則我淹留又有何益?詩歌極其委婉曲折地寫出了作者那種“將出未出,留連虛室,觸目傷心的景象”(清張玉谷《古詩賞析》)。詩人似在不經意地自抒懷抱,但如泣如訴的哀音,卻不絕如縷,撩人傷感。
“如彼翰林鳥”以下為第三段。開頭四句承上,寫作者從疑信參半的迷離狀態中清醒過來以后,不得不承認冷酷的現實,分別以林鳥失伴飛,比目魚離析來比喻自己中途喪偶,孤單獨處的境況。“春風緣隙來”四句中,緣,順;霤,屋檐滴水;寢息,睡覺。這里以春天和早晨來指代今后的一切時日,表明自己無論何時都無法忘卻喪妻的悲哀。詩的最后,感情略一轉換,拈出莊子擊缶的故事作結。《莊子·至樂》上說:“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作者也希望將來這悲哀會漸漸淡薄,自己也要象莊子那樣達觀一些,這就呼應了開頭的“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這首詩好象是在自嘆自吟自我慰解中結構成篇,但對亡妻的憶念、喪妻的刻骨銘心的痛苦,卻在這貌似無心的“經營”中得到淋漓盡致的流露。這正如陳祚明在《采菽堂古詩選》中所說:“安仁(潘岳字安仁)情深之子,每一涉筆,淋漓傾注,宛轉側折,旁寫曲訴,刺刺不能自休。”
上一篇:《顧炎武·悼亡(其四)》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張先·惜雙雙溪橋寄意》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