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日本國僧敬龍歸
韋 莊①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東更東②。
此去與師誰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風③。⊙【注釋】
①韋莊(836—910),字端己,唐末五代詩人,京兆杜陵(今陜西西安市南)人,乾寧元年(894)進士。曾任校書郎。后至蜀為王建掌書記,王建稱帝后,任宰相。他的詩以七絕見長。多為傷時、感舊、懷鄉、吊古之作。藝術上含蓄婉約。他又是著名的詞家,與溫庭筠齊名,在“花間詞派”中獨樹一幟,影響甚大。有《浣花集》。《全唐詩》存詩六卷。
②扶桑:傳說中太陽升起的地方。渺茫:遠而空蕩的樣子。
③師:指敬龍和尚。
⊙【詩本事】
晚唐時期,日本因唐朝國內動亂,于文宗開成三年(838)停止派出遣唐使。原先隨遣唐使舶來華學佛求經的請益僧和學問僧,此后便改乘商船往來。唐朝的商船船身小,行駛輕快,船主又積累了豐富的氣象知識和航海經驗,往返中國與日本一般只需三晝夜至六七晝夜,而且極少遇難漂流。這導致日唐之間交通頻繁,日本僧人的入唐比在遣唐使時期更加容易。敬龍便是這些僧人中的一個。他學成歸國時,韋莊為他寫詩送行。
⊙【賞評】
這是一首送人歸國之詩,體現了對異國友人的關心與惜別之情。一、二句“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東更東”,說敬龍此番歸國,路途遙遠,里程難以概指。“扶桑”為日本國的代稱,也指古代神話傳說的“日所出處”的地方。扶桑本已是遙遠的東方了,而敬龍的家卻又在扶桑的更東邊。著一“更”字,可見這次歸程的遼遠和渺茫難尋。就是這樣一個遼遠而又帶幾分神秘的地方,友人即將揚帆而歸。這一路是平安還是兇險,詩人是沒有把握的。于是下文轉入祝友人行程一帆風順的話頭。
“此去與師誰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風。”船行大海中,最怕遭遇狂風暴雨,大霧迷航。因此剛起航就先祝他平安抵達家鄉,但“誰”與共到呢?作者希望是“一船明月一帆風”,明月示晴,含一路天氣晴朗之意,“一帆風”有一帆風順之意。良好的祝愿,表達了詩人對于異國友人的真摯的情感。
⊙【詩評選輯】
①清·翁方綱《石洲詩話》:韋莊在晚唐之末,稍為官樣,雖亦時形淺薄,自是風會使然,勝于咸通十哲多矣。
②清·吳喬《圍爐詩話》:韋莊詩飄逸,尤善寫豪華之景。
上一篇:王 維《送張判官赴河西》壯志凌云詩賞析
下一篇:孟浩然《送朱大入秦》壯志凌云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