傴步入蘿徑,綿延趣深深。
僧居不知處,仿佛清磬音。
石梁邀屢度,始見青松林。
谷口未斜日,數峰生夕陰。
凄風薄喬木,萬竅作龍吟。
摩挲綠苔石,書此慰幽尋。
天臺山在今浙江天臺縣北,為著名風景勝地。傳說漢劉晨、阮肇入天臺采藥而遇仙,所以晉孫綽 《游天臺山賦序》有將天臺與海上三山并稱,云“涉海則有方丈蓬萊,登陸則有四明天臺”。隋唐以后,天臺山又成為佛教天臺宗的發源地,成為高僧隱者、文人墨客心向往之的棲游之所。
這是一首紀游詩。首聯先總敘天臺之游。“天臺四萬八千丈”(李白詩),素以幽回冥奧聞名于世。傴步,意為曲背而行。詩人在爬滿蘿藤的山路上攀緣而上,已寫出曲徑通幽的境界。接下去寫游山所見所聞。第二聯,遠方隱隱約約傳來清脆的鐘磬聲,而僧寺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寫出山之曲奧幽邃。與唐詩人王維的名句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 《過香積寺》) 有同樣之妙。第三聯著重寫山路回轉曲折。天臺山有一著名景觀“石梁飛瀑”,近代詩人魏源有詩贊之: “惟有天臺之瀑不奇在瀑在石梁,如人側臥一肱張,力能撐開八萬四千丈,放出青霄九道銀河霜?!?《天臺石梁雨后觀瀑歌》)極為絢麗壯觀。但在這里石梁似乎并非專指,而是泛言山道橋涵之多。山高路轉,經過一個個石橋涵洞,才登上山頂,詩人的視角從仰視轉為平視、俯視,眼前出現了一片片青松林。詩的前三聯,著重在攀山過程中的局部描寫,從 “始見青松林”開始,詩人提高視點,極目遠眺。兩峰之間,太陽欲落而未落,點明傍晚時分。峰巒相疊,霧靄繚繞,斜陽照射出一幅飄渺虛幻的圖畫?!肮瓤凇币宦搶懰?,“凄風”一聯則寫所聞,風吹松林,濤聲回蕩,好似巨龍吟嘯。末聯寫詩人留連忘返,摩挲著長滿山石的綠苔,吟詩作紀,聊慰尋幽之心。
據說祖可初學詩,取前人詩得意者手寫之,目為 “顛倒篇”,時人徐俯也稱贊他對前輩詩人王安石、蘇軾、黃庭堅等“皆心得神解”,看來祖可作詩是頗善于模仿的。這首詩中的景物描寫,新奇瘦硬,略有山谷詩風。
上一篇:禪詩《夜聞風雨有感》原文|賞析
下一篇:禪詩《天開巖》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