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問·其二十一》中外哲理詩賞析
窘步相仍死不前, 唱酬無復見前賢。
縱橫正有凌云筆, 俯仰隨人亦可憐。
此詩講繼承與創(chuàng)新。
“窘步相仍死不前”。“窘步”,語出屈原《離騷》,原指因惶急而不得前行,此指亦步亦趨地追隨他人,猶如裹足不前。元好問論詩主張獨創(chuàng),反對亦步亦趨地因襲模仿。因此,開篇第一句就開宗明義地指出,一味模仿古人,那么即使寫到死,也不會有任何進步。
“唱酬無復見前賢”。此句是首句的引申發(fā)揮。“唱酬”,即與前人、古人作詩唱和。詩人認為,如果亦步亦趨地模仿前人,那么,即使作詩與被模仿的前人唱和,恐怕前人也不會與你相和。因為,文學的本質(zhì)特征之一是創(chuàng)造。離開了創(chuàng)造,寫出來一些假古董,前人怎么可能首肯認同呢?
“縱橫正有凌云筆”。每個人的寫作,都可以而且應當恣肆橫行,不為前人所囿,用自己的凌云之筆,寫出自己的個性特色來。
“俯仰隨人亦可憐”。“俯仰”,原指低頭、抬頭。此指任何細小的變化。如果任何細微的變化都要追隨前人,絲毫不見自己的個性,那也實在是太可憐了。
元好問論詩貴創(chuàng)造,學習借鑒前人的優(yōu)秀作品永遠是后世作家學習寫作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之一;但是,任何學習的目的都是創(chuàng)造。學習而無創(chuàng)造,那就成了亦步亦趨的模仿。繼承永遠是為了創(chuàng)新。
上一篇:《趙翼·其二》中外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元好問·其十一》中外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