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曾泛馬當灣,團飯喚鷗篙楫間。
今日江邊飛不下,應知人世足機關。
馬當,山名,在江西彭澤縣東北。山形似馬,橫枕長江,回風撼浪,船行艱阻,李白曾云 “牛渚由來險馬當” ( 《橫江詞》)。詩人曾兩次泛舟馬當灣。馬當呼鷗,是詩人所為。但也應附一個典故,《列子·黃帝篇》載: 海上有人與鷗鳥相親近,互不猜疑。一天,父親要他把海鷗捉回家來,他又到海濱時,海鷗便飛得遠遠的,心術不正破壞了他和鷗的親密關系。詩人暗用這個充滿老莊色彩的典故,抒寫澹泊自然的心境。
首二句追述“昔年”泛舟馬當灣之所為:“團飯喚鷗篙楫間?!苯t隨潮而翔,迎浪蔽日,享有自由自在的自然環境,隨情任意地棲落在篙楫間。這里,一個“喚”字下得極出色,點活全詩,生動傳神地傳遞出人與鷗同化、鷗與篙楫合一的融融和諧關系,表現詩人純任自然的意緒和遠避塵俗的人生理想。
后二句乃言 “今日”重泛馬當所見所感: “今日江邊飛不下,應知人世足機關?!钡攸c依舊,然非昔情。人間諸事繁雜,使得多少人用心計,設機關,破壞了鷗鳥自由自在的生活天地,使其盤旋江面而不敢下飛。詩人不是閉目塞聽的仙陀,而是在滿眼生機的森羅萬象中用全身心去體妙的凡夫,因而由呼鷗不至聯想到人世間的機詐。“應知”,洋溢著經過人生艱難跋涉自證自悟的情感;一個 “足”字,把人世間的機詐寫得驚心動魄,仿佛囂囂名利場中響起的清夜鐘聲,不管如何也能引起人的警醒,一番反省。很顯然,這是站在佛禪救世拯溺的立場上警世諷世之作。
詩雖短章,卻品格高渺,饒有超塵脫俗的禪趣。
上一篇:禪詩《題金山寺》原文|賞析
下一篇:禪詩《鷺鷥》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