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亭送別應令詩》言情贈友詩歌
風吹臨伊水②,時駕出河梁③。
野燎村田黑④,江秋岸荻黃。
神襟愛遠別⑤,流涕極清漳⑥。
這是一首典型的送別之作。說它典型,是因為新亭這個地方是有名的送別之地,節候又是深秋傷離之時,環境、景物和氛圍呢?是野燎之后黑色的村田,是江岸黃色的荻花,隔城傳來報時的鼓聲,臨江看著隱去的檣影,再加“風吹”、“河梁”典故當中的簫笙、橋頭等這些典型的情調,它們所共同傳達的,是一層深深的別情。
要送別的離人是到長江以北的清漳河一帶去的,所以送別的主人特別為這種遠別感到凄神傷懷,佇立江頭,極目遠望,似乎要隨著回舟的檣影,望穿朋友所要到的目的地……
全詩以敘事筆調寫成,就像一位高明的攝影師,先是連拍那一個一個送別的場景,然后把這些連拍搖成背景,而把鏡頭逐漸對準送別者,對準他佇立江頭含涕遠望的身影,聚焦在那極目遠望的眼神上,由它來傳達對遠別的友人的無限深情。
這佇立江頭,“流涕極清漳”的形象是最為動人心弦的。如果你是一個遠行之人,能有這樣的朋友送別,在你的腦海里留下這樣一個形象,這樣一幅姿態和眼神,那么不管你走多遠,走到多么荒漠渺遠的所在,只要一憶及這幅情景,不是可以升起足資慰藉的溫暖嗎?
注釋
①新亭: 亭名。故址在今江蘇江寧縣南,又名勞勞亭。三國時候吳國所建,晉安帝隆安中,丹陽尹司馬恢之重修,是當時士大夫飲宴和送別的場所。②鳳吹: 指笙簫等細樂。《昭明文選》南齊孔稚圭 《北山移文》 “聞鳳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瀨”,注: “《列仙傳》曰,‘ 王子喬, 周宣王太子晉也。好吹笙作鳳鳴, 游伊雒之間……’ ”③河梁: 橋也。《昭明文選》 《李陵與蘇武詩》 “攜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注:“河梁,橋也。”后因泛指送別之地為河梁。④野燎: 即燒荒。⑤ “神襟愛遠別”句:吳兆宣 《徐孝穆集箋注》于 “愛”字下注曰: “一作憂。”按,作 “憂” 似較文從字順,故從之。⑥清漳: 水名,即清漳河。
上一篇:《揚之水(鄭風)》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春夜別友人(其一)》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