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錢仲聯(lián)
我到金陵春二月, 耳悉將軍忠壯節(jié)。
枕菅飯糲不自貴, 萬卒一心心熱血。
夷來乍浦遭焚殘, 連檣旬日規(guī)寶山。
忽傳五月八日事, 江水不鳴白日寒。
手然巨炮從空落, 四舸摧燒如敗籜。
天日下照海水飛, 魚羊誰信夷氛惡!
連競進洪濤起, 戰(zhàn)鼓聲喑脆如紙。
功敗垂成百鉛子, 大星晝落將軍死。
將軍雖死國恩厚, 建祠予謚重恤后。
建祠祠于死事區(qū), 予謚愍其忠不負。
計從夷鋒侵海邦, 大將后先多授首。
孰如忠愍陳將軍, 毅魄英聲長不朽!
后世知有陳將軍, 誰其傳之練栗人。
蘆中得尸櫬斂親, 手拭面血為寫真。
昨來報政覲九閨, 將軍死狀親垂詢。
俯伏奏達不逡巡, 天顏淚墮悲貞臣。
遺貌觥觥面鐵色, 慘淡風霆繞煙墨。
忠魂到處若留影, 陰氣滿天來殺賊。
息肩暫見時事解, 蹙額何時禍源塞?
烏乎圖畫亦何為? 重惜將軍因愛國。
何紹基
這首七言古詩,是從題畫角度以歌頌愛國名將的。陳忠愍公,名化成,號蓮峰,福建泉州府同安人。行伍出身,官至提督?!肚迨犯濉り惢蓚鳌份d:“(道光)十年,擢福建水師提督。……二十年,英艦犯閩,化成率師船擊之于梅林洋,尋退去。調(diào)江南提督。江南水師素怯懦,化成選閩中親軍教練,士氣稍振。籌備吳淞防務(wù),修臺鑄炮,沿海塘筑二十六堡?;烧砀旰I戏捕辏c士卒同勞苦,風雨寒暑不避??偠皆Vt、牛鑒,皆倚為長城。當定海三總兵戰(zhàn)歿,裕謙亦殉,化成哭之慟,謂所部曰:‘武臣死于疆場,幸也。汝曹勉之!’吳淞口以東西炮臺為犄角,化成率參將周世榮守西臺,參將崔吉瑞、游擊董永清守東臺,而徐州鎮(zhèn)王志元守小沙背以防繞襲。二十二年五月,敵來犯,泊外洋,以汽舟二,列木人兩舷,繞小沙背向西臺,欲試我炮力?;芍?,不發(fā)。敵舟旋去,以水牌浮書約戰(zhàn)。牛鑒方駐寶山,慮敵鋒不可當。化成曰:‘吾經(jīng)歷海洋四十余年,在炮彈中入死出生,難以數(shù)計。今見敵勿擊,是畏敵也。奉命討賊,有進無退,扼險可勝,公勿怖。’鑒乃以化成心如鐵石,士卒用命,民情固結(jié)人告。詔特嘉之。越數(shù)日,敵艦銜尾進?;慎馄彀l(fā)炮,毀敵艦三,殲斃甚眾。鑒聞師得力,親至校場督戰(zhàn)。敵以桅炮注擊,毀演武廳。鑒遽退。敵攻壞上塘,由小沙背登岸。徐州兵先奔,東臺亦潰。萃攻西臺,部將守備韋印福、千總錢金玉、許攀桂、外委徐大華等皆戰(zhàn)死,尸積于前?;瑟q掬子藥親發(fā)炮,俄中彈噴血而殞。炮臺既失,寶山、上海相繼陷。越八日,鄉(xiāng)民始負其尸出,殮于嘉定。事聞,宣宗震悼,特詔優(yōu)恤,賜銀一千兩治喪,予騎都尉兼一云騎尉世職,謚忠愍。于殉難處所及原籍,并建專祠?!本毨跞耍㈣?,字宜獻,號栗人,一作立人,廣東連平人。時官嘉定知縣。化成死后,廷璜募其尸,得于蘆葦中,死已久,而面色如生。廷璜請畫工繪二像,一像留吳淞陳化成專祠中,一像由廷璜收藏。
這詩從題像著眼,與鴉片戰(zhàn)爭時期不少詩人所作關(guān)天培、葛云飛、王錫朋、鄭國鴻等為國犧牲的將軍們的專篇不同,那些都是直寫英雄事跡,塑造壯烈形象的。這詩題畫,但也要交代陳將軍的英勇戰(zhàn)斗經(jīng)過,也要寫得有聲有色,但寫法上是為題畫像蓄勢襯托。因此,這詩可分成前后兩大段。前段從開頭到“毅魄英聲長不朽”止。入手就把自己介入,寫將軍的事跡,從自己作客南京時,“耳悉將軍忠壯節(jié)”來,顯得下文描寫的真實性。的確,“枕菅飯糲不自貴,萬卒一心心熱血”,寫陳化成能與士卒同甘共苦,深受士卒愛戴,這與《清史稿·陳化成傳》所敘,完全一致。金陵,南京古名。營(jiān),草名。糲(lì),粗米飯。乍浦,在浙江平湖縣東南三十里,為海口重鎮(zhèn)。道光二十二年(1842)四月,英國侵略軍陷乍浦。檣,桅桿。規(guī),計畫。寶山,縣名,今屬上海市。然,同點“燃”的“燃”。舸(gě),船。敗籜(tuò),脫落的筍殼。這里用來形容擊毀敵艦的形勢。魚羊,見《宋書·五行志》:“苻堅中歌云:‘魚羊田斗當滅秦?!~羊,鮮也;田斗,卑也。堅自號秦。言滅之者鮮卑也?!边@里以魚羊指英國侵略者。詩句“魚羊”二字倒裝在“誰信”前。連(zōng),船隊。暗(yīn),啞,不能出聲。授首,殺頭,伏誅。指英軍進犯鎮(zhèn)海、寧波時,棄城逃走的浙江提督余步云,被逮捕至北京,于道光二十二年伏法。其他敗軍失地的諸文武官員,下刑部治罪,懲處有差,未處死罪。這里以余步云敗逃伏法的可恥下場,有力地反襯出陳將軍忠烈殉國,千秋不朽,作于前半段的結(jié)束。
“后世知有陳將軍”至篇末為后半段?!昂笫乐小保o扣前段結(jié)尾“毅魄英聲長不朽”作過渡,結(jié)構(gòu)十分完備。這段題畫像,是全詩的重點,也是題目的正面。分為三層,第一層八句,點出練栗人募尸畫像的經(jīng)過,朝見宣宗的動人場面。櫬(chèn),棺材。寫真,畫像。覲(jìn),朝見。九闉(yīn),古制,天子所居有九門,指皇宮。闉,城曲重門。垂詢,上對下的詢問。逡(qūn)巡,遲疑徘徊,欲行又止。這里指遲緩。天顏,皇帝的臉色?!斑z貌”以下四句,是后段的第二層,到此才寫到遺像本身,是全詩重點的中心,可是著筆不多,掃去浮煙漲墨,卻又繪聲繪影,毛發(fā)俱動。觥(gōng)觥,剛直的樣子。風霆,狂風雷霆。最后四句為第三層,略帶圖畫,結(jié)出“重惜將軍因愛國”的寫詩目的。這是白居易《新樂府》卒章見志的手法,在七言古詩中的運用。
作者是清后期宋詩派的代表作家。金天羽稱他為“晚清詩人,學蘇最工者?!?《藝林九友歌》序)朱琦稱其自言,“吾為詩取達吾意而已,吾所欲言,縱筆追之而即得焉,天下之至快也?!?《東洲草堂詩集序》)所以何紹基詩擅長的是不施脂粉,如畫家之以白描取勝。如這一篇二百八十字的古風,通篇只用了“魚羊”一個典故,即是明證。
上一篇:鄭云波《題陸大參秀夫廣陵牡丹詩卷后》愛國詩詞鑒賞
下一篇:常國武《題青泥市寺壁》愛國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