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瀑水知何在1(天臺),鳥道猿啼過幾重(游)。落日獨搖金策去(送法師),深山誰向石橋逢(又抱天臺,直呼末句)。定攀巖下叢生桂2,欲買云中若個峰。憶想東林禪誦處(知大師故居),寂寥惟聽舊時鐘。
起聯清拔,勢如涌出,第四句已注射知大師,而五、六不即寫故居,中曲徘徊,有步驟,有章法,極佳。
【校記】
1.水,《全唐詩》一作“布”。
2.下,《全唐詩》一作“上”。
【箋釋】
[惠法師] 不詳。智大師,即智顗。《續高僧傳》卷一七《隋國師知者天臺山國清寺釋智顗傳》:“釋智顗,字德安,姓陳氏,潁川人也。有晉遷都,寓居荊州之華容焉,即梁散騎孟陽公起祖之第二子也。”后入天臺山,創立天臺宗,“卒于天臺山大石像前,春秋六十有七,即開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也。”天臺,《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六“臺州”:“隋平陳廢郡為臨海縣。武德四年討平李子通,于臨海縣置海州,五年改海州為臺州,蓋因天臺山為名。六年輔公祏叛,州從陷沒。七年平定公祏,仍置臺州。”“天臺山,在縣北一十里。”《太平寰宇記》卷九八“臺州天臺縣”:“天臺山,在州西一百一十里。《臨海記》云:‘天臺山超然秀出,有八重,視之如一帆,高一萬八千丈,周回二百里。又有飛泉懸流千仞,似布。’”此詩作年不詳。
[翠屏瀑水] 天臺山峰嶺翠秀,又有瀑布飛流,故云。
[鳥道] 險峻狹窄的山路。沈約《愍涂賦》:“依云邊以知國,極鳥道以瞻家。”李白《蜀道難》:“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金策] 即錫杖。《文選·孫綽〈游天臺山賦〉》:“振金策之鈴鈴。”
[石橋] 《太平寰宇記》卷九八“臺州天臺縣”引《啟蒙記注》:“天臺山去天不遠,路經油溪水,深險清泠,前有石橋,中徑盈尺,長數十丈,下臨絕澗,唯忘其身,然后能濟。”
【輯評】
《唐風定》卷一七:悠然淡遠。
上一篇:《送丘為赴上都》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自道林寺西入石路至麓山寺過法崇禪師故居》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