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吳奔星
大風起兮云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劉邦
公元前195年,淮南王英布叛亂,劉邦親自平亂。凱旋之際,回故鄉沛縣(今屬江蘇省徐州市),邀集父老故人飲宴,即席唱《大風歌》,并動員故鄉子弟一百二十人伴唱,可以想見當時熱烈的氣氛。劉邦本來只是一位區區亭長,竟然統一了天下,真是好不威風。
詩是騷體。無獨有偶,正好與項羽的《垓下歌》相比,證明當時騷體詩頗普及,流傳于楚漢的封疆之內?!百狻弊窒喈斀裾Z的“啊”字,是騷體詩的標志。
詩只三句,意分兩層:頭兩句以風起云飛起興,表明他是在風云際會、平定叛亂,威加海內的凱歌聲中衣錦榮歸的。古人誤以為陸地四周皆海,孔子有“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的說法,后遂以“海內”作國內講。“威加海內”就是威震全國,統一天下。頭兩句詩口氣從容不迫,表現出天下穩定、勝券在握的帝王風度。和《垓下歌》相比,氣氛迥然不同:一是失敗的悲歌,一是勝利的凱歌。詩的第三句,卻含蓄著居安思危之意,有感于馬上得天下者難于馬上治之,渴望羅致謀臣猛將,守衛四方?!鞍驳谩庇小霸跄堋敝?。沈德潛評說:“時帝春秋高,韓(信)彭(越)已誅,而孝惠仁弱,人心未定,思猛士,其有悔心乎?”沈德潛的評語似乎如見劉邦殺戮功臣的肺肝,可供參考。詩是心聲,讀詩而能識詩人的心,便算真正讀懂了詩。
上一篇:王宜早《大酺》愛國詩詞鑒賞
下一篇:張亞新《天山歌》愛國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