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
暮雨蕭蕭過鳳城,霏霏颯颯重還輕。
聞君此夜東林宿,聽得池荷幾番聲?
這詩是作者寄給朋友盧綸的。雖皆從景物著筆,卻傳達出深深的思念之情。
詩分上下兩層。
上層先從己處寫起:“暮雨蕭蕭過鳳城,霏霏颯颯重還輕。”鳳城,即長安。因漢武帝于長安建鳳闕而得名。詩人居于長安,傍晚時分,雨蕭蕭而降,一直下個不停。“霏霏颯颯”,形容雨聲;它借助聽覺,寫出了夜雨的時緩時急,連綿不斷。那“重還輕”的聲音變化,正像是詩人時起時伏的情思,撩亂不定,綿長無盡。
下層從對方落筆:“聞君此夜東林宿,聽得池荷幾番聲?”東林,原指建于晉朝廬山的東林寺,后世以“東林”泛指寺院。作者不言思念對方,徹夜難寐,反而問對方幾番聽風聽雨。此乃以己之情,推想對方之意。在“聞君”的問話之中,不僅表現出對朋友的切切關懷,更表現了彼此相知的深摯情感。它與王昌齡《送魏二》:“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一樣,都是善言別情的妙品。
這首詩寫得情感氣氛很濃,景象意境很美,很見韻味。首二句連用“蕭蕭”“霏霏”“颯颯”三個疊音詞,不僅將夜雨描寫得繪形繪聲,十分形象,造成雨絲連綿、天地相接、寒意充滿空間的氣氛,而且,那重重疊疊的音節,讀來非常自然地給人以剪不斷、理還亂的感覺,恰切地表達出了離愁別緒充溢心懷的狀態。后二句寫寺院獨宿.枯荷聽雨的意境,十分幽美,詩情畫意兩濃。它情思悠遠,空靈而雋永。
上一篇:李端《聽箏》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李冶《明月夜留別》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