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綸·晚次鄂州①》唐詩賞析,《晚次鄂州》原文與注釋
盧綸
云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②
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③
三湘衰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④
舊業已隨征戰盡,更堪江上鼓鼙聲!⑤
【注釋】 ①鄂州:今武漢市武昌區。②漢陽城:在漢水北岸,鄂州之西。③估客:即賈客,指同船的商人。④三湘:漓湘、瀟湘、蒸湘的合稱,這里泛指湘江流域。
⑤鼓鼙:軍用大鼓和小鼓。
【鑒賞】 這是一首即景抒懷的詩,有無限傷老思歸厭戰的感慨。此詩作于至德年間 (756—758)。當時盧綸因避安史之亂,被迫浪跡異鄉,由北南逃,途經鄂州,準備去三湘一帶。在南行途中,他寫了這首詩。首聯 “云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寫 “晚次鄂州” 的心情。云開霧散,可以看到遠處的漢陽城了,但因為 “遠”,這孤獨的航船,還要走一天的路程。起句即點題,述說心情的喜悅; 次句突轉,透露出沉郁的心情。詩人在戰亂中漂泊,對行旅生涯早已厭倦,希望早日有個安身之所。因此,一旦云開霧散,看到漢陽城時,怎能不喜。“猶是” 二字,突出表現了詩人情感的失落。這兩句,看似平常敘事,卻仿佛使人聽到詩人在撥動著哀婉纏綿的琴弦,傾訴著孤苦的心曲。
頷聯“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寫 “晚次鄂州” 的景況。商賈們習慣在江湖上行走,知道現在風平浪靜; 半夜里聽船夫說話,明白江上要漲潮了。詩人寫的是船中常景,然而筆墨中卻透露出他晝夜不寧的紛亂思緒。
一二聯寫途徑鄂州一路上所見所聞,也就是寫一日行程中的景。動中寫靜,靜中寫動,都是舟行的本地風光,寫得細致曲折,為人稱道。
頸聯 “三湘衰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寫漂泊江湖,又正值秋天,心情凄然。離家萬里,對著明月思歸之心更切。一個 “逢” 字,將詩人的萬端愁情與秋色的萬般凄涼聯系起來,移愁情于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有迢迢萬里不見家鄉的悲悲戚戚,亦有音書久滯縈懷妻兒的凄凄苦苦,可謂愁腸百結,動人肺腑。
尾聯 “舊業已隨征戰盡,更堪江上鼓鼙聲”,寫 “晚次鄂州” 的感慨,直抒厭戰心理。老家的土地財產因為戰爭已經沒有了,意思是吃盡了戰亂的苦頭,不堪再聽鼓角之聲了。而烽火硝煙未滅,江上仍傳來聲聲戰鼓。詩人雖然遠離了淪為戰場的家鄉,可是他所到之處又無不是戰火密布,這就難怪他愁上加愁了。詩的最后兩句,把思鄉之情與憂國愁緒結合起來,使本詩具有更深的意義。
這首詩寫亂離之事,愁苦之情。抒寫了因戰亂而漂泊江湖的羈旅困頓之事,表現了詩人對安定生活的渴望。全詩淡雅而含蓄,平易而熾熱,讀來覺得舒暢自若,饒有韻味。
上一篇:《李華·春行即興》唐詩賞析,《春行即興》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錢起·暮春歸故山草堂》唐詩賞析,《暮春歸故山草堂》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