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詞鑒賞《黃遵憲·夜起》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千聲簷鐵百淋鈴,雨暴風狂暫一停。①
正望雞鳴天下白,又驚鵝擊海東青。②
沉陰噎噎何多日,殘月暉暉尚幾星。③
斗室蒼茫吾獨立,萬家酣夢幾人醒?
【注釋】 ①簷 (yan)鐵:指懸掛在宮殿廟宇等屋檐下的金屬片,風吹時撞擊而發聲。簷,通“檐”。淋鈴: 相傳唐玄宗避安史之難入蜀時,在夜雨中聽見風鈴聲而作 《雨淋鈴曲》,悲涼哀絕。這里借喻作鐵馬聲。②雞鳴天下白: 語出唐李賀的 “雄雞一唱天下白”。鵝: 與俄諧音,暗喻帝俄的入侵。海東青: 鵰的一種,產于遼東,借喻我國東北領土。③噎噎何多日: 出自 《詩經·邶風》: “噎噎其陰,何多日也。”
【鑒賞】 這首七律,是作者被革職后的1901年家居故鄉梅縣時所寫。首聯,以物起興,渲染氣氛。通過環境描寫,表達了對時局艱難的憂郁情緒。緊扣題目 “夜起”,描述自己在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聽見驟雨淋鈴,簷鐵響叮當; 便聯想起祖國正處于風雨飄搖中,于是愁悶不能入睡,中夜起身。不久,狂風暴雨又暫時停了。詩人在這里,用象征寓意手法,把風雨雙關作政治,暗喻鴉片戰爭后殖民主義者對我國的侵略。“暫一停”三字,也喻指時局的暫趨平靜,因為列強大規模武裝入侵暫時停息了。
頷聯,先描述了自己的希望,正盼祖國能轉危為安,逐漸光明起來。但是希望破滅了! 接著憤慨地嘆息道: 不料窮兇貪婪的帝俄等八國聯軍的鐵蹄,又踏進了中國的土地。一個驚字,包孕著意外、憂憤、不安和苦悶等復雜的感情。這一聯對仗較工穩,頗富形象性。
頸聯,詩人回首往事,倍覺驚心,想多少日子以來,局勢總像陰沉得令人窒息的天氣一樣,慘淡愁云; 仰望長安,現在也依然是殘月朦朧,明星寥落。這里,在描寫自然景象中,寄托了感時憂國之情,是寓情于景; 在抒發憂思時,又把客觀月淡星稀、云氣陰森的景象,襯映心境,是寓景于情。形成景中有我,我中有景的情景交融的意象,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尾聯,作者獨自在小屋中久久站著,思緒萬端,起伏難平,痛感多難的祖國,凝望著茫茫夜空,不覺發問: 在這沉沉暗夜,又有多少志士仁人,能覺醒奮起挽危局救祖國呢?結語以設問揚聲,鏗然作響,更顯氣勢磅礴。
全詩感情奔放,沉郁中孕有希望,傷痛里懷著奮思。不僅是詩人自己的愛國憂時之抒發,也表達了在特定歷史時期,人們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擔憂,反映了人們盼富強反侵略的共同愿望。
文章作者:萬寒俠
上一篇:愛國詩詞《秋瑾·鷓鴣天·夜夜龍泉壁上鳴》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愛國詩詞《夏明翰·就義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