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水調歌頭(瀟灑太湖岸)》
滄浪亭①
瀟灑太湖岸,淡佇洞庭山②。魚龍隱處,煙霧深鎖渺彌③間。方念陶朱④張翰⑤,忽有扁舟急槳,撇浪載鱸還。落日暴風雨,歸路繞汀灣。
丈夫志,當景盛,恥疏閑。壯年何事憔悴,華發改朱顏。擬借寒潭垂釣,又恐鷗鳥相猜⑥,不肯傍青綸⑦。刺棹⑧穿蘆荻,無語看波瀾。
【注釋】
①滄浪亭:在今江蘇省蘇州市。原為五代吳越王花園,后歸蘇舜欽。舜欽于園內筑滄浪亭。
②洞庭山:指洞庭西山,為太湖最大島嶼。
③渺彌:湖水盈滿,遙遠無際。
④陶朱:春秋時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滅吳后,乃乘扁舟遁去,變易姓名,棄官從商。至陶,稱朱公,故世稱陶朱公。
⑤張翰:字季鷹,晉代吳郡人。
⑥鷗鳥相猜:謂鷗鳥懷疑人有機心。
⑦青綸:用青絲織成的印綬。
⑧刺棹:刺船,撐船。
【評點】
馮金伯《詞苑萃編》:蘇子美滴居吳中,欲游丹陽。潘師旦深不欲其來,宣言于人,欲拒之。子美作《水調歌頭》,有“擬仿寒潭垂釣,又恐沙鷗猜我,不肯傍青綸”之句,為是也。
上一篇:辛棄疾《水調歌頭(淳熙丁酉)》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黃庭堅《水調歌頭(瑤草一何碧)》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