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詞鑒賞《周恩來·大江歌罷掉頭東·一九一七年九月》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①
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②
【注釋】 ①“大江”句:宋代蘇軾 《念奴嬌·赤壁懷古》有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句?!按蠼币辉~泛指氣勢豪邁的歌曲。②面壁: 宋普濟 《五燈會元》載:中國佛教禪宗祖師達摩住在嵩山少林寺,面對墻壁而坐,終日不語。這里借此典故來形容刻苦的鉆研。破壁: 《歷代名畫記》載: 南北朝時著名畫家張僧繇在金陵安樂寺,畫了四條沒有眼睛的龍。他說如果點了眼睛,龍就要飛走。別人不信,他于是點了一條龍的眼睛,不一會雷電大作,轟毀了墻壁,巨龍乘云飛去,而沒有點眼睛的龍還在。“畫龍點睛”和 “破壁”這兩個典故來源于此。這句詩用此典故表示學成之后,像破壁而飛的巨龍一樣,要打破現狀,改造社會,為祖國和人民做一番大事業。
【鑒賞】 《大江歌罷掉頭東》是1917年9月周恩來為尋求革命真理,東渡日本,出國前夕寫下的七言絕句。1919年3月,周恩來學成歸國。臨行前,他的同窗好友張鴻浩等人為他餞行,請他書贈留念。于是,周恩來揮筆書贈了這首詩,并在詩后寫有 “右詩乃吾十九歲東渡時所作”,“返國圖他興” 等字句。
詩的前兩句: “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 意思是談唱罷豪邁雄壯的歌曲,便毅然東渡日本求學,在那里去研究精深的學問,回來挽救祖國的危亡?!按蠼倍嘀搁L江,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云: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边@里用“大江”一詞泛指氣勢豪邁的歌曲?!暗纛^”,有力地掉過頭來,即轉身而去,不再反顧,表示胸懷大志?!板涿堋保?,本意是深邃,引申為精深?!叭嚎啤保干鐣茖W,清末嚴復曾用 “群科”解釋 “政治學”。“濟世窮”,濟是救助,引申為拯救、變革。作者寫此詩時年僅十九歲,恰是風華正茂之時,頗有一番大志,故說: “濟世窮?!币獡撈鹫茸鎳M龅臍v史責任。接下兩句: “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泵姹谑菍χ鴫Ρ诙K纹諠?《五燈會元》載: 中國佛教禪宗祖師達摩住在嵩山少林寺?!懊姹诙保K日不語,人們起初不知他在做什么,都認為他在看墻壁,后來才知道他是在刻苦修煉。這里借此典故來形容刻苦鉆研。“破壁”亦是用典,形容張僧繇畫技的高超。詩人用這兩個典故,表明自己學成歸國之后,要像破壁而飛的巨龍一樣,打破現狀,改造社會,為祖國的騰飛干一番大事業?!半y酬” 即理想、壯志無法實現; “蹈?!敝^投海而死。這里借用了近人陳天華留學日本時,為抗議日本反動當局無理驅逐中國留學生和喚起民眾的覺醒,身投日本大森海灣殉國。戰國時魯仲連為反對秦昭王稱帝,曾發誓“蹈東海而死耳”的說法。詩人借這些典故是想表明,即使自己的理想無法實現,投海殉國也是英雄,可見全詩洋溢著挽救祖國危亡的豪壯之氣與壯美情懷。
文章作者:明子丹
上一篇:愛國詩詞《徐渭·龕山凱歌》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愛國詩詞《董必武·西安得林老再次前韻·一九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