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祖 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注釋]
終南:終南山,在今陜西省長安區(qū)南。林表:林梢。霽(ji)色:雪后映射出來的晴光。
[鑒賞導(dǎo)示]
本詩是祖詠應(yīng)試時所作。本來應(yīng)該按照規(guī)定寫成五言六韻的律體,但他卻作了這四句就交了卷。有人問他何故,他說意已盡。由此可見這首詩的凝練了。作者祖詠,盛唐詩人,開元進(jìn)士,與王維友善,其詩多借狀景繪物宣揚(yáng)隱逸生活。
[鑒賞]
這首詩是祖詠在長安應(yīng)試時所作。本詩的主要特點(diǎn)是,言簡意豐,用詞妥貼、傳神。
首句寫遙望所見。因是遙望,所見的自然是它的“陰嶺”;而且,惟其“陰”,才有“積雪”。“陰”字下得很確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贊頌了終南山,又引出下句。次句,是上句的具體內(nèi)容。“浮”字下得十分生動。云總是流動的,而高出云端的積雪又在陽光照耀下寒光閃閃,正給人以“浮”的感覺。第三句,寫雨雪初晴時的陽光給“林表”涂上的色彩,是對上句內(nèi)容的補(bǔ)充。這里“明”字下得好,“霽”字更有特色。作者寫的是從長安遙望終南余雪的情景。“霽”字寫得客觀真實(shí),寫出夕陽西下之時,落日的余光平射過來,染紅了林表,不用說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積雪。而結(jié)句的“暮”字,也已經(jīng)呼之欲出了。
總括全詩結(jié)構(gòu),前三句寫“望”中所見;末一句,寫“望”中所感。一場雪后,只有終南陰嶺尚余積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引了大量的熱,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時,又比白天寒;望終南余雪,寒光閃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如此收結(jié),干凈利落,含義深長,讓人贊嘆不已。
[鑒賞要點(diǎn)]
[1]名句:“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2]語言簡潔,言簡意豐。[3]用詞巧妙、傳神。[4]寫景抒情融合。
上一篇:《[唐]王 維·終南山》高考古詩鑒賞
下一篇:《[唐]杜 甫·絕句》高考古詩鑒賞